腐敗的侵蝕,低劣的思想,對夢想的熾烈渴望,家庭的溫馨,成功的鼓舞,失敗的焦慮,快樂的,悲苦的,嫉妒的,刺激的,憤怒的,哀愁的。
千萬人, 每個人都有對祭祀有著自己的渴望。
但凡是參與祭祀,就一定有所求,一定會許願。
不止是凡人,就連鼠壤墳的老鼠,那些山水神祇,都在對李啟伸手索要。
凡人有各種慾望,希望要糧食,幸福,錢財,健康。
他們也一樣,他們要香火,要供奉。
無數人神鬼的聲音,匯聚在了一起。
最開始還能聽得清具體是什麼樣子,但很快的,李啟就什麼也聽不見了,嘈雜,無比的嘈雜,紅塵紛擾,無數的心緒,感覺,思想,情感,盡數湧來!
任何人都不可能承載這樣的東西。
而李啟,正是作為中樞,承接這一切。
他必須承載,不能硬抗或者無視。
聆聽各方的需求,傾聽各方的意志,然後溝通,調配,以公正的態度來斡旋這些所有的需求,這便是‘祝’的職責。
甚至,不止是這些凡人和九品,實際上,李啟還要調控作為祭品的和尚屍體。
兩具和尚屍身,一具五品,一具七品,其中蘊含的能量是整個大祭的根基。
好在,那祭壇有分流的能力,無數的資訊,在第一波海量湧入之後,就馬上被整流,分類。
人的歸在一邊,神的歸在一邊。
祭天的歸在一邊,祭地的歸在一邊,祭星的歸在一邊,太陰太陽歸在一邊。
如此一來,之前混亂的資訊流,變成了不那麼混亂的資訊流。
依然龐雜,但起碼可以分門別類的處理了。
這是靠陣法無法處理的龐雜資訊,只能人來。
正常來說,祝人並不是這麼幹苦力的。
李啟讀過的書裡,很多祝人都有自己的辦法來完成這些繁雜的工作,比如定製協議之類的自動化處理流程。
不過,李啟不敢把大祭的流程交給自動化處理陣法。
萬一搞出事兒了,那就真的要命了。
所以,在如此重大的場合,他只能,也只放心由自己來處理。
好在,元神已經凝練完畢,他的處理能力也水漲船高。
那麼,就開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