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是在以人氣作為祭品,借用天上星辰之力,注入鼠壤墳的化作的山神身上,這樣,山神就有能力調理基本的山水。
至於奉上的熟糧,實際上只是人氣的載體,而不是祭品的主體。
這其實是‘郊禘不過繭栗,烝嘗不過把握’的道理。
郊禘所用的祭品,它的角不超過蠶繭、栗子那麼大;烝嘗所用的祭品,它的角不超過一把那麼長。
用這麼小的原因,是因為神以精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
祭品本質上並不是需要吃你的那些食物或者牲畜,實際上只是作為一個載體,祭品齊備就好了,不要求有數量有多大。
但這些都不需要民眾去記,都是李啟一點點安排琢磨好之後,往下分發的。
甚至那些山神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都只不過是執行李啟的命令而已。
這邊的村子,是祭星之處。
這片是離縣,四十三個村,都是負責順星,引導天空星辰之力。
而其他縣城,也有自己的任務。
比如東邊的青禾縣,就負責引雞。
在天下極東,有一個地方,名叫“湯谷”,太陽每天從這裡升起。海中有一棵巨大的樹,名字叫“扶桑”,高不知多少,粗也不知多少。
樹上有一隻白色的玉雞,是為天雞,太陽將升之時天雞打鳴報曉,天下的凡雞應聲而啼,把太陽昇起的訊息傳遍四面八方,是謂“雄雞一唱天下白”。
這除了能夠引導太陽之力,還可以規範整個大祭,正所謂‘雞者稽也,能稽時也’,人以雞鳴為黑夜與白天的分界線。
青禾縣引雞,不僅能引導太陽之力降下,還能夠起到規範大陣刻度的效果。
諸如此類的,廣陽州二十多個縣,每個都有不同的職責,各種不同的儀式和方法,象徵著不同的力量,也同時帶來了不同的效果。
整個大祭,就是由廣陽上千萬人,這麼一點一點組成的小型祭祀匯合起來的。
李啟絞盡腦汁,翻找了不知道多少書籍,借用了不知道多少力量,總算規劃出了這麼一個可以使用的大祭規章。
安排上千萬人在一天的所有行程,佈置上萬的儀式,造成上萬種不同的效果,還不能衝突,最終匯總在一起,復甦整個廣陽的地力。
光是想想就知道難度了。
但是,在沉水碧的幫助下,李啟花費了八十多天時間,總算完成了這一件對他來說算是奇蹟一樣的事情。
上千萬人將因此獲益,這能夠救下幾百萬人的性命,還能夠得到數千山水神祇的感激,並且和鼠壤墳結成堅實的聯盟。
甚至,他隱隱有一種預感。
若是自己成功完成大祭,那麼恐怕會直接晉升八品。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李啟站在祭壇之上,衣服潔淨,抖擻精神,只是雖然已經休息過了,但一臉的疲憊怎麼都消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