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陽城,不對……甚至可能是百林國廣陽州,下令放棄了所有鎮關附近的百姓。
所以,自己在第一次遇到那支有主將的軍隊的時候,他們身邊才沒有攜帶任何百姓,因為他們全部放棄了!
白犀軍倒是護住了一部分百姓,但很顯然,白犀軍的主將為此,親自前往了廣陽城,尋找主官希望能允許自己攜帶百姓前往。
然而,此舉並未得到同意,反而直接被剝職,關押進了大牢。
之後,就是自己遇到的事情了。
大體的事件推理出來了,但李啟不明白,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廣陽城真的養不了那十幾萬百姓嗎?不可能,廣陽城絕對有足夠的糧食,土地的話,讓他們去開荒就好了。
開好的田地或許不多,但荒地那不是有的是?
既然養得起,那為什麼不接受?
而且,從廣陽城的武備上來看,他們不是缺乏力量,鎮關對他們來說是完全可以堅守的,為什麼要放棄?憑什麼?
說到底,廣陽州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才會選擇拋棄鎮關外帶百姓的,甚至如果有將軍想要救護百姓,還被直接奪職下獄了。
這說明,他們對援護百姓這件事是零容忍的。
李啟怎麼想也想不明白,廣陽州為何要如此?
沒理由啊。
這是李啟最想不通的一點,不過那些都無所謂了,既然官方層面上走不通,那李啟就得先想辦法解決暫時的糧食問題,然後再解決長久的生存問題。
也可以不解決,和廣陽城官府的態度一樣,放棄掉那十來萬人就行了。
不過,很明顯,李啟做不到。
他不一定非要拼命去做這件事不可,但總得試試,嘗試一下有什麼問題?
所以,李啟牽著老馬,再度走入了廣陽城,這次沒去任何官府所在的地方,而是前往了一座大酒樓。
沒有在這裡吃飯,他只是跑到酒樓外面,看著送貨的人。
此刻正是大清晨的,他在城外待了一夜,太陽也才初升,天邊還有薄霧,正是雞鳴之時,整個城市還沒有活躍起來,但已經有人開始勞作了。
最先開始勞作的那批,就是來送貨的。
每天,各大酒樓,畫舫,以及各大府邸這些地方,都會有人送來新鮮果蔬,肉食,以供應一天的買賣。
李啟準備看看這些送貨的人來自何處,找一找廣陽城的糧食蔬菜集散地。
這並不難辦,糧食集散地本身就是公開的,甚至還會有附近的居民進去買菜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