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其實就是“負責”的意思,‘司’字後面的那個字,直接代表了該官職具體負責的地方的權責。
司馬掌握軍事的後勤,補給,人事調動,對外征戰,對內守備等等職責。
司徒負責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也要編纂教典,分發官職,稅收,財經,是常規官職系統的核心,有監察舉薦各地官員的職能,同時負責民生的具體政策制定實施這一塊。
司空,則是負責基建,農民度地,道路修建,水利維護,城市規劃,工業技術儲備這些基礎工程建設,都屬於司空的職權範圍。
這三者並稱為三司,直接對太守負責,除了太守之外,這一州之地的權勢頂點便是他們三個了。
據李啟所知,這三人,除了司徒是因為聰敏機智,才能出眾,所以以八品修為擔任,其他兩位都是七品。
大晚上的去拜訪一位七品強者,同時還是高官,李啟自然不會毫無禮數的就直接上門。
還是得備一些禮物才是。
禮物的挑選就有些講究了。
送太貴的,李啟送不起,他也沒錢。
也不能隨便糊弄,不然搞得臉上不好看,說不定還得被人趕出去。
過去的路上,李啟思考了一下,然後在城外,自己手採了一些‘古終’,捶打成簾,然後進城之後找了裁縫,花了幾十錢讓其編織成簾。
木棉布皂帳,名曰“古終”。木棉布質厚於綢,暖即過之,宮幃中所以用此者,乃寓崇儉之意。
此物乃有典故,曰“帝用古終,皆崇儉也。宮幃中猶有崇儉如此者,士庶之家宜知節矣!”
這樣一來,禮物備上了,又拍了馬屁,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一來,自己上門求籤字那多半也沒什麼問題了。
東西都考慮好了,那麼就剩拜訪了。
李啟牽著馬,一路走到司馬府。
廣陽城的夜生活也相當豐富,李啟一路走來,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整個城市燈火輝煌,酒肆在街,不時有行人遊屐入城,山色湖光,帶於眉宇,烹魚煮筍,盡飲縱談。
不過,有人享受,自然也就要有人幹活。
一路上,各路小販肩挑手搬,不斷給城內運輸物資。
廣陽城人口足有百萬,每日消耗不計其數,自然也需要無數人來負責每日的物資運輸和搬運,小販和各家店鋪,也要透過零售來將物資分發出去。
李啟還經過了一個奇景,卻見一個大戶人家,在門口立了一根巨柱,柱子上有篷布,給下方行人遮陰擋雨,還有一聚水符,不斷凝練水柱噴出,提供免費清水給柱下行人使用。
巨柱高二十丈,上書:“張家福地”,巨柱上雕刻蝙蝠,數以萬計,所以往來行人又稱其地為“萬福來朝”,是這大戶人家為自己積德祈福之地。
只是李啟經過的時候,柱下乞兒數百,密密麻麻,惡臭撲鼻,爭搶清水,在柱下躲避風雨,半點看不出‘褔’字,早已變成了乞丐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