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清霧宗主,扳倒金不喚,癥結在於綠山山神本尊,今日若無我身後大能震懾,恐怕事情也不會輕易了結,歸根到底是因為我這個變數,而不是宗主無能,若是宗主真的無能,我又怎能一夜之間集齊那些勢力,還能壓制金不喚的其他幫手呢?”李啟脊背挺直,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說的有理,但不妨礙你做的確實不錯,一夜之間遊說四十五家,甚至還跑到清霧宗去了,別的不說,單是這份口才和臉皮,就足以誇口了。”綠山國主誇獎道。
“國主謬讚。”李啟回答道。
“只是,我有一個問題,你為何要出手呢?可別用那種胡話來騙我,我不是胡仙兒。”國主又問道。
“你我皆知,若是為義,那天下如此多不義之事,每件你都要豁出命去嗎?世間如此之多的事情,你管得過來嗎?”
李啟則乾笑搖頭。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之前為了說服清霧宗主,所以他說了一些利益之論,用來說服胡仙兒自己其實是為了利益才這麼做的。
只是,很顯然,綠山國主並不相信這套說辭。
所以,李啟這次就認真的回答道了對方:“小子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得失,裁定是非,用來決定自己如何做。”
“世間如此多的不義不正之事,有的我能管,有的我管不到,有的我沒資格管,這是自然之事,所以世間如此,那就不管了嗎?”李啟反問道。
“若是不管,那我們何必還要修行呢?生死本是自然之事,何必要修行來抗拒?不公不正也是天然存在,何必要人為干預?”
李啟回答道。
“如今我修為低微,那就管我能力範圍以內的事,待到我修為高深了,就管更多的事。”
“世間如此多的事,我當然管不過來,有時候,有些事情當著我的面發生,但我能力不足,也管不了,但不管這些事情有多少,有多困難,都不是對其他事情坐視不理的理由。”
“為何國主只看得見天下間有那麼多做不到的事,卻看不見天下間有如此多做得到的事呢?”
李啟抬頭,看向宮殿,鄭重的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是啊,為何只看得見“這麼多事做不到”,卻不看“這麼多事都可以做”。
綠山國主聞言,哈哈大笑,卻不再言語。
而李啟則繼續回答:“我聽聞過一句話,叫‘不以善小而不為’,我心中之秤認為此事可做,那便去做,若是還沒有到達那根線,那便不做。”
聞言,綠山國主終於起了一絲興致,他開口問道:“有趣,那這根線你是如何裁定的?”
“若是順手能為,那便為之,若是需要代價,那就再行衡量,不可一概而語。”
綠山國主再問:“那若是兩事衝突,而你實在解決不了呢?”
李啟聽到這個問題,兩手一攤:“那便不管就是了,我行義事,是出自我心,又不是誰強加給我必須完成的任務,不做又能如何呢?”
綠山國主的聲音穿透宮殿:“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這般小輩,前途無量啊,不知是什麼家長才能培養出你這般子弟,若非你已有師承,我都想收你當弟子了。”
“不過,就算不收你為弟子,單說你助我拔除金家勢力,便足夠我賞你了,你想要什麼東西?儘管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