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指著不遠處的工廠,“你應該也看出來了,我們這個靈魂工廠的自動化流水線還缺少一個關鍵的,對成熟的靈魂、聖靈進行收割的模組。
“這並非是技術問題,而是成本的問題,收割模組的成本可不小…而我們可是需要100個工廠,為了好鋼能夠用在刀刃上,所以我們設計是以擁有著這般能力的修士作為代替…”
“但是又因為掌握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聖靈造成及時致死打擊的神通的人並不多,特別是我們這邊。
“所以便導致咱們工廠裡面所需要的修士是有些勉強的,然後你又有這個條件,是吧…你懂的。
“正好你也是源質資料最終的歸宿,生產出來的成果還需要你幫忙進行感悟、處理,所以便打算讓你也進來,剛好也是自產自銷了。”
好嘛,混了兩輩子,生生死死,最終終於是進了廠。
但這會兒又能夠說些什麼,自己選擇的路,自然是怎麼都要走下去,沒做什麼推辭便答應了下來。
然後等到原材料到達之後,張寶仁便正式進入到工廠的工位之中,同時按照自己對於福地本質的理解,以及青竹給出的工廠執行手冊,將這福地工廠啟動並運轉了起來。
轟隆隆…
龐大的肉團在混沌之中大幅度的蠕動著,原材料透過管道被吸入到工廠之中並在處理後,變成外表好像是粘稠的水,又好像是混沌狀的泥一般的特殊羊水注入到腔體之內。
然後與腔體內一個個好像是韭菜又像是生產機器的人偶結合,孕育出沒有任何意識的聖嬰來。
等到聖嬰成熟,便輪到了張寶仁動手,彷彿是收割韭菜的鐮刀一樣,以混沌原點神通對此抹殺。
接著殘骸與資料則被自動處理,傳送到貨庫之中…
…
自動化工廠的生產效率不必多說,如此再加上其它建成的工廠,資料宛若萬川歸海一般源源不斷的匯總,很快就有了規模。
張寶仁也開始分出道果分身,在另一旁對這些資料進行處理,以目前的拼圖為核心,進行著堆砌。
這些資料雖然遠遠的不如一口那般與神通有著直接關係的狗頭金。
但因為是透過聖靈(人)這般耶倫的神通能力主要作用的載體作為媒介,因此最終所得到的資料比起那些福地洞天中得來的資料卻也要更加的接近神通本身,含金量要更高。
怎麼也是個金沙,鍍金…
提煉起來也要更加的輕鬆,沒過多長時間,總工廠的建造數還沒有過半,就得出了一個新的成果,凝結出了一個新的拼圖——“樊籠·秘語”。
如果一直能有這個速度,根本就不需要100個,一個工廠就能夠滿足收集源質資料的需求。
但可惜這個前提並不存在。
因為無效重複。
真靈刷取資料是沒有辦法對於資料進行準確的篩選,從而得到自己所需要或者說自己並沒有的資料的。
這也就意味著大規模的刷取必然伴隨著重複,而重複又必然是與收穫擁有著正向比。
剛開始可能不多,但是可以預計的是,越往後,得到的資料越多,隨著耶倫神通的知識系統越來越完善,需要的資料越來越少,重複也會越來越多,無效生產也就越來越嚴重。
反向的降低了效率。
所以張寶仁等人計算出了一個與最佳情況相差100倍的結果。
到了最後,只能是進行真正的大海撈針,透過龐大的數量提高几率。
果然,現實也如同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