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之所以沒有在此前的地震中坍塌,完全得益於它的所在的位置處於汽車港於京都的另一個方向。
此時小區背陰的4號大樓中4層4號房間內,2室1廳的房間內極簡的裝修風格好像是待租狀態,但走動的電錶以纖塵不染又代表著其中有人居住。
更奇怪的是那臥室沒有床而是擺放著一個大鐵棺材。
忽然那鐵棺材內傳出咔咔咔的聲響,隨著機械結構變化蓋子朝著兩邊開啟,顯示出了其中一個兩米多高,渾身裹著古代鎧甲的人形存在。
他的身材壯碩無比,將整個大棺材都擠得實實的,將鎧甲完全撐起。
或者說並非是撐起,如果仔細看便可以發現,那鎧甲與他的身體沒有絲毫縫隙,就好像是長在其身上的一層特質的面板,外骨骼。
頭部是與身上猙獰鎧甲配套的盔甲,面部則是被一張擁有著過濾裝置的鋼鐵面具覆蓋,頭盔與面具與身上的鎧甲一樣,同樣是長在腦袋上。
整個人體全被包裹在裝甲內,看不出具體的模樣,只能從那泛著青黑的麟鎧感受到一股冰冷的寒意。
這是太一·張寶仁在蟲子之後,為自己重新而設計出來的一款道兵‘天兵’,不是唯一法相,而是道兵。
修士修為分為唯一法相與道兵,前者就是自身一切科技實力所堆砌的道體,同時也是用來試驗各種猜想各種科技的模型,是真正的修行。
後者最為基礎的就是整個社會上一切可被修士入侵的肉雞機器人,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家政、保潔、或者保鏢武裝機器人,草木皆兵。
但問題是那些普通的生活機器人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戰鬥,甚至為了安全還特意對此進行過閹割,哪怕聚集起來也不會形成多大戰鬥力。
如果是普通辦事為了方便倒也還行,但要是用於戰鬥卻遠遠不夠。
於是便有一些人,或者勢力,會專門設計適用於修士的強大同時又可批次生產的武裝機器人。
當然,每個人拿出一點愛,彼此共創明天的共享也是一個方法。
張寶仁本來也是靠這個,但前段時間平臺爆雷了,雖然現在依然還能用,但卻不能作為依仗,東西還得是真正抓在自己手裡最為保險。
同時為了配合‘河伯’的公司發展計劃,便設計了這款‘天兵’。
先進行技術積累,進行試驗,等到技術成熟之後,確定了最終的型號,同時那邊開始製造業,便可以透過流水線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
不同於蟲子,本來就是以一個普通的廉價機器人為基礎改造而來。
而且改造使用的所有核心元件都是東拼西湊,偶然得來,同時進行設計之時境界以及神通修行都不夠,整個道兵充滿著妥協。
‘天兵’是張寶仁以自己如今的高超境界,加上設計蟲子的經驗。
又拋開了一切包袱,從無到有,肆意潑墨,從全盤著手設計出來的各種效能都達到最優秀的強大道兵。
如果以共享平臺的體系應該能夠達到7級,而這還只是目前的等級,還不是最終的結果。
張寶仁針對此還預留著一系列升級路線等待完成,後面還有著最佳化。
打算最終做一個天兵天將系列。
算是被張寶仁寄予厚望的‘道兵’。
‘天兵’那沉重的身體從棺材之中站起,先是被太一·張寶仁的智慧核心操縱著在房間中活動了一下身體,熟悉操作並且完成對於身體模板的檢查。
然後天兵身上青黑色的鱗甲好像變色龍一樣變得好像鏡面,接著又變成玻璃,最終隨著空間微微的扭曲,整個身體就此憑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