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大家對於夢境研究,這一原始的心理研究方式並不是十分感冒,很多人都傾向於和主流的那幾門心理學派建立聯絡,將心靈之光作為現代心理學研究的一種補充。
畢竟加入群裡的心理學家們,也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各都有各的來歷。
他們也自然會產生,和我那時希望用對心靈之光的研究,補全自己所學專業的人體系統模型一樣的想法。
興趣工作融為一體,互有助益。
誰又不想這樣?
各有各的想法自然是誰都說服不了誰。
直到最早被我拉入群,但不同於我一直潛水,一直活躍的群內元老10086提出了一個說法。
“我們的目標——心靈之光的最初設想是由太一研究所提出,雖然之後太一研究所便解散了,但是卻有與之一脈相承的‘關於人類群體精神世界的研究所’存留下來。”
“而這個研究所所創造出來的最為偉大產品——‘太一引擎’,‘大羅天’,便是一種建立在夢境干涉的技術上,透過數字程式設計與人腦互補所誕生出來的虛擬世界。”
“這是否表明了太一研究所的大概或者說一部分技術思路?”
經此一言,大家便紛紛確定,以夢境作為心理研究的途徑。
確定了研究途徑以及目標,之後便是一點點的探索,然後慢慢的充實理論了。
任何一種新理論的實踐研究,最開始都是原始、野蠻粗暴的。
特別是對於一群經常直麵人心,不會被所謂道德情感所束縛,並敢於挑戰新鮮事物的心理醫生而言。
我在這裡看到了很多對於人類心理赤裸裸的剖析與踐踏,那一句句普通排列組合的漢字背後透露出了一股讓人覺得窒息的冰冷與瘋狂。
頭一次,我對自己的愛好感覺到危險。
然後又忍不住更加的沉醉。
…
牙疼:“…之前10086老哥提到我們可以透過對於睡眠的針對性訓練,強迫自己進入深層睡眠中,從而開啟對於夢境,對於心靈之海的探索研究。”
“這確實是最為穩妥的方法,但實在是太沒有效率了。”
“從我的兩次經歷來看,夢境的本質便是混沌荒誕,這種折射意味著心靈之海的本質必然也是如此,那麼我們的探索也就沒有總結出共同有效的規律,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意義。”
10086:“明捧暗貶,欲挫先揚,趕緊說你的高見…”
牙疼@10086:“饒命!”
“我並沒有什麼高見,只有一些淺見與大夥說聽。”
“我覺得我們的研究可以稍微大膽一點,無需那麼的保守。”
“我們現在可以確定心靈之海就是人類的記憶、念頭、情緒、潛意識等一切心理變化所組成的一個混沌海洋,而心靈之光則是其的源頭,兩者之間是息息相關的。”
“那如果在短時間內心靈之海出現巨大的變化,能否使得心靈之光作出回應,從而進一步的得到我們想要的心理模型圖?”
這個思路從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是大家都是心理學家或者心理學愛好者,都深刻的明白,記憶、念頭、潛意識,這些東西可以說就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礎。
一丁點變化都可能會對心理作出影響,而巨大的變化…這就相當於是殺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