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灰白性物…燃燈生物光子符籙纂刻機準備印刻。
失敗,材料穩定性不夠。
X8…
失敗,不能被大腦安全吸收。
T350灰性物質
失敗…
T911…
…
心靈圖譜的校對…ɑ:段高…進行調整,重新校對……æ波損耗……
…
對於靈魂本質的148小時動態監測…
…
科研就是那麼的枯燥與枯燥,一遍遍的重複檢驗,在無數的錯誤中尋找著那個正確的頻率,就彷彿猴子拿著拼圖一塊一塊的試著怎麼拼裝。
哪怕我們實驗室的理論方向與實驗的關鍵資料都已然完備,這時只需要微微的調整,也依然逃不過搬磚的命運,最多也就是少搬一點。
“冬組長,關於生物道籙和心靈之光的遞減補充始終無法平衡…”一個看著比我大一點的年輕研究員朝我疲憊的嘆道。
在實驗室裡,如我這種等級職位大家一般來說都是叫老師或者教授,但因為我的年齡與學位按照以往的稱呼有點不合適。
所以被折中稱為組長。
他所問的是我們這會兒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按照我們的設計,生物道籙透過大腦灰質與靈魂器官的量子反應,會對心靈之光完成引導,然後隨著自身的被吸收逐漸的被心靈之光替代。
在設想中,心靈之光所形成的虛擬道籙與生物道籙是非常穩定的共鳴重合的,兩者間的增減變化就好像水平面一樣,自然是完美平衡。
但是現在經過實驗推演,發現心靈之光並不是推測中的那麼穩定。
它會隨著心靈變化而有波動,雖然並不明顯,只是微弱的一點,這也是之前沒有發現的原因,但是對於差錯有著極為苛刻要求的道籙來說,哪怕一點也依然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