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於受《水滸傳》先入為主的影響,武松給人留下的直觀印象就是,武功高強,酒量大,不近女色,性格直爽,這樣一個硬漢的形象。讀了《金瓶梅》第二回,仔細品味武松在武大家裡居住那段日子的表現,我們會發現,武松的性格里還有一些有趣的特點。
我們先看文中的敘述。
[話說當日武松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土兵挑了,引到哥家。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土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這是武松搬到武大家裡居住的第一晚。
先看武松,是“收拾行李鋪蓋,交土兵挑了,引到哥家。”
一般人看這裡時,很容易忽視這個士兵。從文中可知,行李鋪蓋,是武松自己收拾的,沒有使用士兵。要走了,卻把鋪蓋交與士兵挑了,一塊兒來武大家。
我們知道,武松力大無窮,一個士兵能挑了來的,他自己挑著一個人來,也是可以的,為什麼要帶個士兵呢?
於是,我們立刻想到,此時的武松,已經是縣裡的都頭,有士兵挑著走,肯定比自己挑著走,更符合都頭的身份。
所以,從這個細節看,武松特別注意自己的身份。
聯絡前文,他與潘金蓮的對話,我們再看一下。
[……問道:“叔叔你如今在那裡居住?每日飯食誰人整理?”武松道:“武二新充了都頭,逐日答應上司,別處住不方便,胡亂在縣前尋了個下處,每日撥兩個土兵伏侍做飯。”]
可見,武松每天都有兩個士兵專門伏侍做飯。照這麼說來,這挑擔計程車兵便是伏侍他的。可是,收拾行李鋪蓋,為什麼不用士兵,要出門了,挑擔子卻用了呢?顯然,武松平時就是那種並不輕易使用別人的人。
從這個,我們可以初步判斷,武松是那種既心細,又厚道的人。
我們再看潘金蓮,“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
喜的強如拾得金元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立刻便把潘金蓮那種心花怒放的感覺表現出來了。可是,隨即,又用了一個十分傳神的“旋”字,來表達潘金蓮動作的快,與潘金蓮心裡的美相映襯。這既充分展示了作者用詞的高妙,又顯示了作者對人物心神把握的不同凡響。
[次日早起,婦人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淨面。武松梳洗裹幘,出門去縣裡畫卯。婦人道:“叔叔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應的去了。到縣裡畫卯已畢,伺候了一早晨,回到家,那婦人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三口兒同吃了飯,婦人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道:“交嫂嫂生受,武松寢食不安,明日撥個土兵來使喚。”那婦人連聲叫道:“叔叔卻怎生這般計較!自家骨肉,又不服事了別人。雖然有這小丫頭迎兒,奴家見他拿東拿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就是撥了土兵來,那廝上鍋上灶不乾淨,奴眼裡也看不上這等人。”武松道:“恁的卻生受嫂嫂了。”]
這是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的第二天。
從“次日早起”,便可以看出,武松沒有睡懶覺。這是不是怕討嫂子不高興呢?
面對嫂子的殷勤侍候,武松感覺承受不起,便提出“交嫂嫂生受,武松寢食不安,明日撥個土兵來使喚。”這顯然是武松擔心嫂子受累,才說的。此時的武松,心裡仍然是把潘金蓮當長輩那樣敬著的。讓長輩給自己端茶送水,他實在過意不去。
由此看見,武松倫理觀念是很強的,而且表現的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