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夫今天是大費周張的請朱宣和自己的外孫女兒,也請了沈居安來。沒有請衛夫人,蔣大夫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未婚同居,雖然京裡貴族之間風氣輕浮,他只管了自己的家裡要穩重。
蔣太夫人也高興得不行,自從昨天晚上蔣大夫說了王爺帶了外孫女兒今天要來,蔣太夫人就看了兩個媳婦帶了家裡人收拾房子,準備好吃的。
一個晚上都沒有怎麼睡好,兩個媳婦天天去王府裡給太夫人請安,和太夫人說接外孫女的事情。
蔣大夫也見了朱宣不少次,兩個兒子今年也是經常的去。不過去了就是說王爺很忙,書房外面等了會的客都一大堆。
好在每一次兩個兒子去王府裡,跟了王爺的人有時朱喜有時朱福或是朱壽總是一見到了就先去通報王爺,已經知道這兩位只是秀才衣巾的人是誰了,當然見到來了就去稟。
朱宣也每一次都立即會他們,說來說去不過就是那些話,家裡父母想妙姐兒,想著能接。馬上要成親了,家裡都備好了房子,要接了回去住。
離成親的日子越近,蔣家人心裡越焦急,出嫁那天怎麼走,真的從王府裡上轎,這以後可就難做人了。
總算王爺鬆了口,答應了肯帶了上家裡來,大家昨天聽了都鬆了口氣,這就好辦了,雖然日子緊,可是一步一步的來。
能上家裡來認親,就肯定會考慮到出嫁那天的事情。
蔣太夫人笑得不行,對兩個媳婦道:“不知道長得有多高,你們見了都說是長得象她母親的。”兩個媳婦遠遠的見過幾次,都覺得長得象姑奶奶。回來就對蔣太夫人說了,惹得蔣太夫人又哭了一回。
見太夫人問,長媳鄭氏笑道:“可不是長得象,母親一會兒見了就知道了。”鄭氏家裡也是名門儒家,嫁到蔣家也算是門當戶對。
鄭氏看了弟媳陳氏,也是一樣的出身,妯娌兩個背地裡說起來過。去過王府裡見過妙姐兒幾次,都是眾人圍隨著,而且面孔上輕鬆適意的,一點兒也沒有大家閨秀的穩重神色。
兩個人都覺得應該早早接來教導規矩,一臉的孩子氣,以後怎麼能管人。
外面又走進來一個少女,秀氣的面孔上帶了穩重的神色,走進來行了禮,欠身道:“都準備得差不多了,請太夫人,兩位太太再去看一看。”
這是蔣家收留的一個親戚,名字叫梅,家裡人等都稱之為梅姑娘,是玉妙的母親與家裡決裂後,蔣大夫為了安慰夫人的傷痛,接回來養的一位孤女。
這位梅姑娘就很符合蔣家兩位太太的標準,是從小在這裡長大的。
蔣太夫人高興的站了起來,一手挽了一個媳婦出去看,又對了走在旁邊的梅姑娘笑呵呵道:“小梅啊,妙姐兒今天來了,你可要好好和她親近呢。說王爺接了在封地上自己教導,這雖然是好,可是這兩年都沒有個姐妹陪著,也一定是孤單的。”
梅姑娘忙答應了,心裡想,這位妙姐兒,不知道是什麼人物。去年來京弄了個鬨動,滿京城裡不少人家跟了學,都早早接了媳婦來,也有不少人家裡出了笑話。
只是外面說嬌縱,又說長得好,在王爺封地上一住就是兩年,聽說回了家沒有住多久又回了王府,來去自如真是好手段,家裡當然沒有王府裡住得舒服。
只是這沒有成親就這樣住著,看來這霸人的手段也是有的,不是都說南平王爺長得好。梅姑娘心想,這樣的人還要我親近去,不會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