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也高興:“不用客氣,人都在困難的時候。這一看就是有錢的人,他喜歡再多的錢也會買。而且這是個辦事的家人,主子喜歡了,他只有買的。你今天賣給誰,自己可以先猜一猜。”
江氏笑得不行,想了想道:“想不起來是哪一個了,不過這麼多的錢。。。。。。”江氏看了燈下桌子上的銀子,笑道:“就是陪了老爺一起上路去服役,盤纏錢也夠了。”
忙忙地為鄉親倒了茶來,要留下一點銀子給她。
鄉親當然不要,坐了和她說話:“雖然有我幫著,也是您能夠自立,在京裡住了這些年了,我也見過一敗了家就自盡抹脖子的。還好大姐你也挺過來了。”
江氏想想也嘆氣道:“有時我也想不活了,可是孩子怎麼辦,為了孩子我也要熬著。”鄉親就安慰她笑:“這眼前一個大主顧,沒準兒是什麼達官貴人,明天接你去,我不放心,我明天在家裡候著陪了你一起去。要是貴人家,你好好侍候,沒準兒還能為你們家老爺那裡求求情去。”
聽了這一番勸慰的話,江氏也覺得開心:“幸虧有您幫著,以後孩子們大了,能重新起了家,一定把您當恩人待著。”
第二天江氏起了個大早,給孩子們穿了衣服,兩個孩子都年紀不小了,一個十歲,一個十二歲,都開了蒙上學的年紀了。
家裡遭了大難,窮人的孩子只能是早當家,江氏每天就趕生意,孩子們一下子變得懂事了,每天兄弟兩個自己在房裡看書,沒有了先生,自己也能看。
再勞累江氏也不覺得累,大兒子對她說了:“母親,再過兩年又要開春闈,母親只為我準備這一項銀子就行了,我春闈一定會高中的,重新恢復了家業,好好孝敬母親。”
江氏當時就落了淚,辛苦操勞總算是有了回報。有了這句話,再怎麼樣難也能熬得過去。早早把鄉親接了來,做了早飯吃過了,就坐著說話,兩個人都不時往外看,盼了昨晚那一幫子人快些來。心裡只怕他們不來。
過了中午,朱祿才過來,姑娘上午在書房,來了也沒有用。他隨身帶了一乘小轎,江氏上了轎子,鄉親轎下步行。
到了地方下了轎,江氏這才明白,原來是南平王府。一下子想起了秦氏,心裡感激,一定是秦氏姐姐幫忙說了好話,這才照顧到自己。
現在見到了秦氏,江氏只能先是感激的一笑,正中錦榻上坐了一位年紀小小的小姑娘,錦翠打扮著,微笑著看了自己。
江氏過去行了禮,玉妙笑道:“你起來坐,我喜歡你的針指,不過布料不好,昨天七太太送了我一個,失手掉進了湯裡,立即就染了一大片,玩不得了。我這裡針線上的人手藝都好,不過她們都顧不得做這個,你拿了布料去,重新再給我做幾個來。”
江氏喜歡得不行,又過去給秦氏行禮,若花取了布料來,江氏就侍立在一旁,玉妙告訴她想要什麼樣子的。
若花就笑著一旁出主意:“姑娘喜歡,何不讓她停幾天生意,過來府裡做活,這裡暖和不是做得快。”
江氏當然願意,可是想一想孩子,忙跪了下來笑道:“那是當然好,不過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飲食,姑娘放心,交給了我回家去做,也是盡心的。”
獄裡老爺一天三餐也要做好了讓孩子們送去,自己在王府裡住了是好得很,外面爺兒三個交給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