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你問他,你幹啥啊。
人家來一句我溜達。
你能有什麼轍?
現在的冒頓就是這樣一個心態。
本來,他在寒冷的冬天出兵就是想要打伊稚斜一個出其不意,他知道伊稚斜這個冬天過的很不好,所以在暗地裡籌劃消滅伊稚斜的計劃,然後猛的聚集九萬大軍,想要打一個出其不意。
但是沒想到,周圍那些無孔不入的漢軍斥候竟然這麼快就把訊息傳了回去。
看著周圍虎視眈眈的漢人騎兵,冒頓的心中不由得冒出了一股寒氣。
這裡面有沒有霍去病?
想起這個名字,冒頓就頭皮發麻。
記憶已經覺醒的冒頓無比清楚,霍去病這個名字對匈奴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但是很快他就甩了甩頭,把這繁雜的心思甩出去。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趁著伊稚斜的援兵沒到,趕緊打下眼前的汗城,至於西面的漢人,冒頓眼中寒光一閃。
作為匈奴人歷史上最有名的大汗,冒頓是一個富有戰略眼光,殺伐果斷的人。
而他這次如此堅決的出兵吞併伊稚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西面那個突然崛起的漢人勢力。
既能吞併伊稚斜又能隨後去消滅漢人,這樣一舉兩得的機會,冒頓是不會錯過的。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除了伊稚斜,他遇到的另一股最先出現的阻力,竟然來自漢人。
本來在冒頓的打算中,最先出現的應該是伊稚斜的援軍,他的兒子烏維單于。
看到自己的計劃在最開始就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因素,冒頓有些焦躁。
李牧和霍去病雖然沒有收到來自諸葛亮的回信,但是他們兩個都默契的選擇了按兵不動,靜靜的觀察著兩軍交戰的形勢。
只有分出去的斥候在絞殺周圍遊弋的匈奴人。
這場匈奴內戰,在最開始就處處透露著詭異的味道。
耐心的如同最老練的獵人一般的李牧和霍去病,在戰場周圍呆了整整三天,對底下進行的慘烈的攻城戰視而不見。
甚至連伊稚斜幾次被攻上城頭都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