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圍的情況最為熟悉的李牧指著地圖上代表伊稚斜汗城的小點侃侃而談。
“如果我們放任不管的話,會有三種結局,最壞的情況其實並不是伊稚斜勢力被消滅,而是伊稚斜自知不敵,往北面逃竄,兩方都儲存了有生力量。”
“其次就是兩方血拼,伊稚斜被全滅,冒頓吞併所有伊稚斜勢力,但是因為實力受損,也暫時騰不出手來對付我們。”
“而對於我們,最理想的情況,其實是。。。”
李牧說道這兒,抬起頭來,環顧眾人。
諸葛亮羽扇輕搖。
“最好的情況,就是冒頓大敗。”
柳河馬上反應了過來。
在面對冒頓大軍時,伊稚斜一定會傾盡全力進行抵抗。
而如果他打輸了,自然就是李牧說的前兩種情況。
但是如果他打贏了。。。
如果伊稚斜以少勝多的話,情況一下就變的好玩了起來。
冒頓作為匈奴大單于,就算打輸了這一仗,他仍然是匈奴勢力中的最強者,伊稚斜仍然暫時威脅不了他的地位。
但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染指柳城。
而伊稚斜就算打贏了,也只能是慘勝,這樣的話,他對西面的柳城的威脅就更小了。
甚至可以說,兩方的實力對比將會發生翻轉,柳河反而成為了強勢的一方。
“所以說,這一次,我們將會作為伊稚斜的援軍出戰?”
柳河有些遲疑的說道。
“當然不是,主公,所有的匈奴人都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只是人為的去控制這場匈奴人狗咬狗的戰爭的勝負罷了。”
諸葛亮微笑著說道。
柳河穿越到征伐大陸的第二年的第一天,就是在一片肅殺的戰爭氛圍中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