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急於復仇,幾乎在慕容恪撤兵的同一時間,就下令攻城。
慕容恪收到訊息之後,連夜擺開陣勢,想在側面協助冒頓。
但是匈奴人本就不善攻城,南北兩側又有大將駐守。
他們給城牆造成的壓力很小。
這樣以來,柳河他們商定好的策略就有了用武之地。
得知城牆方面壓力不大,柳河派人給霍去病李牧傳信,讓兩隻騎兵迂迴包抄,去往燕軍兩側。
慕容恪沒想到,柳河還敢分兵來夾擊自己,晚上視線本來就不好,一時間,燕軍也不知道側翼有多少漢軍援兵,陣型大亂。
最後,還是慕容恪力挽狂瀾,親自帶領翼騎兵殺到一線,擋住了李牧的趙邊騎的攻勢,這才讓燕軍穩定下來。
眼見漢軍緊追不捨,慕容恪只能捨棄大營,後撤三里。
經過一夜的激戰,漢軍也疲憊不已,諸葛亮只是命令壓力最小,戰鬥力保持最完整的霍去病隊追擊了一段,燕軍一路上留下屍體無數。
等到清點戰果,柳河激動不已。
燕軍傷亡超過兩千,而自己麾下損失微乎其微。
匈奴人久攻不下,也同時撤兵。
壓力最大的第一波攻城,就這樣被柳河成功的守了下來。
“料想經過這個下馬威,慕容恪也不敢出兵截斷我們的後路了,主公你如果求穩,我們就可以退回城內了。”
柳河的帥帳內,諸葛亮搖著扇子對柳河說道。
柳河撓了撓頭。
“你們覺得回城好還是不回城好?”
讓他沒想到的是,底下眾將異口同聲。
“不回!”
昨天一整天的交戰,讓漢軍已經有了充足的自信,燕軍雖然人數多於自己,但是戰鬥力也就這麼回事。
“既然不回,那我們接下來的策略就要主動起來了。”
諸葛亮好像早就知道是這麼個結果,根本沒有考慮,就開口說道。
另一側,燕軍大營中,慕容恪聽著傷亡報告,臉色非常難看。
昨天一天折損兩千餘人,自己麾下只剩下不到兩萬五千人,正好是匈奴人的一半。
他倒沒有考慮這麼多,只是在想怎麼把眼前這塊硬骨頭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