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對他來說,比當官更有誘惑。
意外收穫張仲景之後,柳河精神滿滿,來到了大堂。
諸葛亮剛才就是來叫他的,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這場仗打的不錯,大家討論一下吧。”柳河來到主位坐下,開門見山的說道。
“依我看,這一仗,霍將軍當為頭功,他率領人數遠少於敵人的騎兵,完全擊潰了他們,大部分的戰績都是在他追逐敵人的時候創造的。”諸葛亮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
其他人紛紛附和。
“我沒出什麼力,而且現在武安君還在汗城那邊監視伊稚斜的動向,這頭功是萬萬不敢當的。”
聽著底下眾人的謙遜,柳河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論功行賞,論功行賞,功是有了,賞什麼呢?
從一個草頭班子到現在坐擁數萬人的城池,柳河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做到了。
勢力膨脹太快的副作用就是,他現在根本就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體系。
雖然現在撐死了,手下的歷史人物也只有不到十個人,但是隨著以後人數的漸漸增加,以及類似今天的論功行賞,你不給人封賞是萬萬不行的。
雖然他們對柳河都非常忠誠,但是這並不是忠誠與否的問題。
沒有完善的官僚體系,以後只會導致管理的混亂。
“孔明,你們現在管理手下的大小官吏,是怎麼做的?”
柳河開口打斷了底下人的討論。
“啊?”諸葛亮楞了一下。
“而且,我們以前軍隊只有一千人的規模,現在已經增加到將近三千人了,以後肯定會突破一萬,兩萬,甚至十萬,二十萬都有可能,到時候的軍銜職位應該怎麼制訂?”
柳河這個問題丟擲來之後,底下的眾人,表情都嚴肅了起來。
他們知道,柳河這個問題,是現在急需解決的。
“這樣吧,先不提這次戰鬥封賞的問題,大家回去之後都考慮一下,我們的官僚體系到底該如何設定,明天上午再進行討論,討論完畢之後再論功行賞。”
晚上,柳河坐在書桌前一夜沒睡,滿腦子都是華夏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想要吸取他們的精華,為自己的勢力制訂出一個比較合適的體系。
到了第二天,剛剛吃完早飯,大堂中就坐滿了人。
所有人都盯著一對黑眼圈,簡直像熊貓開會似的,看起來昨天都一夜沒睡。
“行了,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