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天氣情況就越不怎麼好,天空中陰雲密佈,嚴重影響了唐國空軍的行動。
不過雨水確實停了,許多地方雖然依舊有烏雲,可只是陰天,卻沒有下雨。
唐國的戰鬥群向西南一路突擊,甚至已經接近了大華帝國西南地區的城市望春城。
望春城氣候宜人,因此得名,這個城市的規模不算大,但是也有三十萬人口,電廠火車站一個都不少。
之所以如此先進,其實此類基建都是唐國的建築商承包的,畢竟這裡是大華修鐵路的樞紐城市。
望春城的南面就是大華帝國進攻西琮部隊的大後方,路過騰雲城一路向南就是南風口,大華帝國進攻西琮的部隊就是從南風口鐵路一路向東進攻的。
所以說,大華帝國想要阻止唐軍的進攻,最好就是守住望春城,其次的話也要在騰雲城穩住陣腳。
總之,如果丟了南風口,那一切就都完蛋了。所以韓志遠親自趕到了望春城,希望在這裡阻擋下唐軍進攻的腳步。
唐軍的進攻目標也是望春城,拿下了這裡,唐軍的側翼就有了掩護,就可以繼續南下,而不用擔心大華軍隊從西面的側翼展開大規模的反擊。
這是一個戰略據點,是雙方必然要爭奪的焦點。
唐軍投入的部隊是3個臨時組建的戰鬥群,這三個戰鬥群的兵力大約只有數千人。
大華帝國在望春城集結的部隊也不算多,只有附近勉強抽調來的1萬多人。坦克火炮等武器上唐軍佔優,兵力上大華帝國佔優。
在大華邊境防線被唐軍突破的第五天,唐軍就趕到了望春城,這大大出乎了大華帝***隊的意料。
韓志遠以為唐軍最早也要兩天後進攻望春城,可實際上唐軍當天就抵達瞭望春城外圍,並且直接展開了對望春城的進攻。
一個步兵營在裝甲車和突擊炮坦克的掩護下輕鬆就突破了大華軍隊的外圍防線,雙方的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久經沙場的唐軍擲彈兵在巷戰中異常強悍,他們手持突擊步槍,戰鬥力可不是拿著委員會步槍的大華軍隊可以比擬的。
更何況臨時集結在望春城的大華軍隊多數都是新兵,戰鬥經驗幾乎為零,根本沒有辦法守住陣地。
唐軍只發起了一次衝鋒,就打進了望春城,炸開了這個城市古老的城牆,衝進了市區展開了巷戰。
失去了指揮的大華軍隊迅速崩潰,不少人甚至直接投降,交出了自己的武器。
「城東面怎麼樣了?」城主府內,焦頭爛額的韓志遠在自己的臨時指揮部內來回走動,心煩意亂到了極點。
城內的槍聲越來越密集了,韓志遠個人的警衛部隊指揮官甚至勸韓志遠立刻離開這裡。
不過韓志遠沒有走,他可是大華帝國有名的悍將,論起勇猛來,他自認是不輸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