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面受敵,袁術末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面受敵,袁術末途 (2 / 4)

劉擎面帶笑意,雙手一張,笑道:“來!上來!”

……

八月中,河南河東潁川扶風四地,先後收到了對袁術決戰的進兵命令。

潁川的高順徐晃進攻軒轅關。

張遼張郃出虎牢關,進攻鞏縣,趙雲則沿北河道直插雒陽以北的北邙山。

張寧率軍自安邑發兵,沿陝縣黽池新安一線進兵函谷關。

而扶風的馬騰和張則,將作為策應,進兵長安,一方面,遏制袁術兵馬前進,另一方,探一探司馬防的立場。

身為京兆尹的司馬防,似乎無論與袁術,還是董卓,抑或是自己,都沒有過多的衝突,三面逢源,說好聽了,大漢直臣。

說難聽的,見風使舵牆頭草。

河內司馬氏也不是什麼小嘍囉,司馬防顯然既不想與袁氏同流合汙,也不想和潁川荀氏、弘農楊氏一般,尋人依附,荀氏依附劉擎,可好好的,而如今的弘農楊氏,情況可不太好。

失去了董卓的庇護,兵禍連結影響最大的,便是這些大士族的產業。

雒陽城,驃騎大將軍府上,袁術召集楊弘閻象兩位幕僚商議對策,扶風之戰的結果,早已知曉,韓遂作為名義上的盟友,但對袁術並沒什麼作用,所以槐裡之戰,袁術沒有放在心上。

倒是麾下李豐將安邑失守,令袁術耿耿於懷,多次勒令李豐將安邑乃至整個河東郡奪回。

當然,這只是袁術的一廂情願。

而虎牢關,恰恰是袁術最為關注的點,派斥候連日盯梢,甚至連飛過去多少隻鳥,都想弄清楚。

虎牢關大軍一出,袁術立即提醒駐守鞏縣的橋蕤嚴加防範,並召集幕僚商議對策。

通常而言,袁術的策略都是楊弘出的,而經歷幾次失敗之後,袁術又開始關注閻象的思路。

閻象的觀點很簡單,核心理念就是袁術麾下兵少,不宜短時間將戰線擴張至整個司隸,特別在南陽出現問題之後,更應該收縮戰線,否則,可能到頭來什麼都守不住。

閻象的話,不僅楊弘不愛聽,袁術也不愛聽。

甚至袁術用那件事試探,閻象也是極力反對的,稱:“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袁術自然十分不悅。

“袁公,如今劉擎起四面之兵,圍攻袁公,當趁敵軍未達之前,退回河南,再引張勳紀靈二將,退出長安,回防函谷關,如此,方有據地之把握!”閻象道。

袁術默而不語,而楊弘則道:“袁公,四線皆有防備,而且四軍之中,僅有虎牢一路,對主公有所威脅,而鞏縣,已有橋將軍駐防,想必不會有事。”

閻象一聽,又急道:“袁公,南陽三萬兵馬,都被賈詡所率不足萬人所敗,渤海王麾下,皆是擅戰之輩,不可小覷吶!”

袁術聽得頭大,但總要選一個方案。

看著兩人,袁術想著如今所擁有的,雒陽,乃至大半個司隸,焉能說放就放。

“本公以為,長史之言,更為適當,閻主簿,你便先下去吧。”

閻象無奈告退,出宅時,不停的咬著頭,嘴裡嘟囔著:“楊弘誤事,楊弘誤事。”

堂上一下子只剩下兩人,四目相對,楊弘連忙謝道:“多謝主公信任,弘必殫精竭慮,為主公分憂!”

袁術點點頭,突然看了一眼木匣子,只看一眼,目光便被其吸住,好似聽到其中有什麼聲音在呼喚著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