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萬物皆可全都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一章 萬物皆可全都要 (3 / 5)

先肯定對方的部分觀點,再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看看,這情商天花板。

“雖主公坐擁三州之地,然大河之南多為富庶之地,若豪強大族皆支援袁氏,其能量亦不容小覷;反之,主公此時若放任之,袁氏內部必然內鬥,而各地豪強亦各有利益訴求,若無一個強大的袁氏,亦難以形成合力,反而會內耗內鬥,相互結怨,屆時主公一戰橫掃之,各家必定望風而降!”

通透,戲志才所考慮的,偏向人性一面,不得不說,很尖銳,也很犀利。

這就是頭腦風暴的好處,不過最終決斷,問題還是到了劉擎這裡。

打也可以,發育也可以,好謀無斷竟是我自己。

“咳咳,奉孝,你以為呢?”

郭嘉微微正襟,回道:“主公,你不是歷來喜歡全都要的麼!”

劉擎表示:是的!然後呢?

“蠶食之法,並非全然不可取,袁氏擁躉,亦非磐石一塊,可先從他們入手,放任袁氏,分化拉攏,步步推進,只要袁氏沒有滅族之危,便不會同仇敵愾,如此行為,亦不會對主公北方大業有所影響,而且如此作為,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實戰練兵。”

郭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個騎牆的主意,一邊騷擾,影響對方發育,一邊自己發育。

戰略層面的塑造性,通常都比較大,因為想象的成份居多,只有到了戰術層面,才是真正有難度。劉擎分別望了眼四人,最後目光落在郭嘉身上,戰術進行到最後,多半還是郭嘉扛下所有。

“奉孝所言,更具實操性,現當下,還不是大規模南下之時,與此同時,又不能什麼都不做,如今冀州雖有大河防線,不過縱深與前沿皆不夠,如今的兗州,本王已據兩郡,不如將兗州,作為接下來的目標,取地方略,諸位多多上心!”

最終,劉擎還是給出了決斷,取兗州。

陳留泰山二郡已歸劉擎,東郡歸董卓,而濟北國歸曹操,餘下不過三四郡國。

方略既定,荀或接著道:“主公,兗州的話,濟陰郡目下由丁原所據,兵力不少,戰力不俗;而袁氏族親袁遺佔據山陽郡,雖有兵馬,不足為慮;東平國王劉凱闇弱,並無保境之力,主公大軍所至,必會投誠,而小小任城國,國相乃是徐璆,屬袁氏附庸。”

功課做得最好的,還得是荀或啊,初略一說,就有了基本的方陣了。

丁原與袁氏貌合神離,可以用計,袁遺與徐璆是袁氏死黨,非打不可,而牆頭草漢室宗親劉凱,不足為慮,闇弱一點,倒好處理一些。

像陳王這般有野心的,反倒比較頭疼,同是漢室宗親,同樣能夠做到保境安民,收留賑濟流民,而且有更進一步的野心。

陳王過去所為,顯得足夠擔當,可惜陳國終究是個小國,深處袁氏包圍之中,怕很難獨善其身,只是希望他不要忘了初心。

兗州局勢,倒也不是很急,現下反而是青州那邊,被黃巾攪得不得安寧,雖有曹操與陶謙在,但顯然兩人並不能完全掌控局勢。

“青州亂局,諸位可有見解?”劉擎問道。

荀或突然望了眼沮授,旋即回道:“主公,孔融死後,青州刺史之位空置,眼下汝陽朝廷已癱,可藉機向雒陽舉薦沮授為青州刺史,以公與之才,足以穩定局勢。”

劉擎稍一思考,就覺得此法可行,“沮叔,以為你呢?”

沮授拱手道:“但憑主公差遣。”

那就妥了!

“三月將至,首重春耕,其次,便是幽州外擴之事,本王隱隱覺得,光靠劉虞陳宮公孫瓚,必須會如想象那般順利,本王還要做好親臨準備,兗州之事,便仰仗諸位了。”

之所以如此安排,還是因為涉外之事,劉擎得自己拿捏輕重,劉虞還好,若讓公孫瓚來辦,估計就是打服為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