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之間,哨官回報:“盟主,顏良將軍回來了!”
“將軍如何?可有傷勢?”袁紹連忙關心道。
“沒有,將軍只是戰至力竭,故而只能撤退。”
袁紹緊繃的弦終於鬆了一根,顏良真不愧為勇將也!
逢紀上前道:“主公,文丑將軍能擋住多時,猶未可知,應速速出發東進,遲則生變。”
遲則生變,袁紹聽見這個詞再度心頭一緊,當即下令:“以季雍為前鋒,進兵平皋渡口!”
袁紹隨軍而行,一路向東。
……
李城城頭,劉擎駐足遠眺,望著濟水自西向東緩緩流淌,過了李城,濟水改道偏南,最終注入河水。
顯然,這裡既看不到袁軍渡河的渡口,更看不到白波軍與袁軍廝殺的景況,可以說是看了個寂寞。
但劉擎與郭嘉都相信,要不了多久,袁軍會來的,白波軍也會來的。
廝殺,也會來的。
袁軍一路至此,令人唏噓。
劉擎不由得發問:“奉孝,袁軍兵馬不在少數,與白波軍樊稠軍之和相當,又有顏良文丑此等勐將,為何連戰失利?”
郭嘉笑笑,答道:“兵法有云,戰之勝者,在天時地利,將士兵甲,在糧草補給,他袁本初河內討董,佔了哪一條?”
劉擎沉默的想了想,道理誰都懂,難的是實事求是。
郭嘉接著道:“袁本初渡河作戰,深入敵腹,只想著攻克雒陽,實則已入必敗之地,即便主公不對其出手,其失敗也是時間問題。”
天時地利,將士兵甲,糧草補給,劉擎想象著這幾個要素。
這時,班明自城下跑上城頭,對劉擎道:“主公,新訊息,袁軍轉向平皋前進,前軍季雍已被張繡擊潰。”
“這麼快?”
這比劉擎郭嘉幾人預料的,快得多!
劉擎倒有些意外了,感情張繡還是個快槍手。
不知道袁紹聽到這個訊息,會不會氣得暈過去,淳于瓊敗於朱儁,而季雍敗於張繡,明面上,兩人都隸屬於董卓。
這一下,袁紹軍如同被裝進了一隻口袋之中,徹底無路可走。
正如劉擎所想,袁紹聽到季雍兵敗的時候,雙目失神了很久,平皋為何也有董卓兵馬?難道董卓真的佈置好了天羅地網,等著他鑽進來?
“元圖,該當如何?”袁紹主動問起了逢紀。
逢紀道:“季雍將軍兵敗而回,敵軍兵馬不多,若以我軍主力全力一戰,必能破之,東渡之路,便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