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一步?奉孝是指幷州?”
“不錯,袁紹戰敗,董卓居功,多半會自封為大將軍,那麼幷州牧便會空出,朝堂之中,或者方今天下,有誰比主公更適合做幷州牧呢?”郭嘉分析道。
雁門太守,武州候,皆是幷州官爵,而且劉擎數次抵擋鮮卑大軍入侵,又親自粉碎了南匈奴叛亂。
“如此一想,倒真沒有人比本王更有這個資格了!”劉擎笑道,看了眼蔡琰。
“如此簡單的道理,董卓如何會想不到,嘉敢打賭,董卓進爵之日,便是主公為幷州牧之時!”郭嘉信誓旦旦道。
名義坐擁幷州,實質掌控冀州,若進展能如此順利,倒真該謝一謝董卓了。
掌控幷州,便意味著劉擎控制了除幽州之外的河水以北的全部領土,幷州雖貧瘠,但資源豐富,鐵,煤,銅,還有戰馬,牲口,與冀州完全是互補的。
當讓,若接過幷州,也就必須接過幷州的邊防,歷史上因為中原大戰,致使邊防不振,鮮卑東羌佔據了幷州大部領土,最嚴重的時候,甚至直接將幷州撤了。
劉擎當讓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無論中原打成什麼樣,邊境都會奉行那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事尚未定局,不過正如奉孝所言,我為幷州牧,是掌控幷州最快的方法!”
劉擎想象著,跨冀並二州之後,接下來,是向南呢?還是向北呢?
……
雒陽,朝議。
朝堂依舊氣氛威嚴,只是出席朝議的官員,沒有先帝在位時那般多,經過數月時間,該跑的也跑了,有些冥頑不靈的,也被董卓當作異己除掉了。
如今,陳留會盟不了了之,董卓不僅贏得了河內之戰,滎陽之戰,梁縣之戰,而且武關巍然屹立,並未受到半點攻擊,完全可以說,與袁氏的第一次鬥爭麼,董卓完勝!
“陛下,董太尉統攝軍事,用兵如神,三路作戰皆大勝告終,居功至偉,臣請加封董太尉為大將軍,總領天下兵馬!”司空楊彪上奏道。
龍座上的劉協看上去又比先前成熟了一些,他端坐在上,除了顯得龍座有些大外,絲毫沒有拘束,他靜靜的聽到,聽聞奏詞,也不緊不慢的等著。
“准奏。”身後傳來一聲,是董太皇太后的聲音。
“准奏!”劉協用尚帶稚氣的聲音道。
“臣叩謝陛下!”
董卓連忙行禮,完畢之後,又道:“陛下,太尉之位,不可空缺,此戰紅弘農楊氏出糧出力,臣請遷司空楊彪為太尉!”
“准奏!”不等後面出聲,劉協便道。
“潁川荀爽,經學治世,曠古爍今,臣請任荀爽為司空,接替楊彪。”
“准奏!”
“臣身居朝堂,無暇顧及幷州,然幷州身居要害,多虧雁門太守,當今渤海王為國戍邊,多次擊退鮮卑強敵,保一州平安,臣請卸任幷州牧,並舉薦渤海王為幷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