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明知故問道:“本初不是北渡而去了?何故言救?”
高幹一臉懊喪,將前線戰事粗略說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袁軍之中,因為戰鬥連番失利,加上糧草將斷的傳言,弄得人心惶惶,已無戰意。
對戰樊稠與白波軍,也就蔣奇所部殺得有來有回,不少營部都是直接潰敗。
袁本初要謀士有謀士,要勇將有勇將,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不說多麼豪華的牌,但至少不爛,能打成這樣,難道這就是袁本初的傳統藝技?
令人唏噓,入河內時,氣勢洶洶,劍指雒陽,如今卻落得個一戰即潰的下場。
“竟有此事!”劉擎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還請渤海王施以援手!”高幹再勸道。
看著眼前一臉誠摯的高幹,心中直搖頭,該談交易的時候,卻在攀感情,看著他年長自己幾歲,卻好似還未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劉擎有仁德之名不假,廣施恩惠也不假,但那是對大漢子民,對窮苦百姓的,給袁氏做慈善?不說別人,怕是劉宏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見劉擎不說話,高幹連忙示意身後的長者開口。
劉擎還不知道他是誰呢。
“主公,此為冀州刺史賈琮。”郭嘉輕聲在劉擎耳邊一語。
哦!就是那個很會為自己打造人設的冀州刺史!
好似一整場河內之戰,都沒有他的聲音,不過劉擎聽厲溫說過,厲溫獻策時,袁紹曾向他徵求意見,他投了贊成票,說起來,算對劉擎之計有所助益。
如今又充當說客,劉擎很想聽聽他怎麼說。
賈琮悠悠上前,對劉擎拱手一禮:“老朽見過渤海王。”
“賈使君,也是來做說客的?”劉擎搶佔先機,直接將其意圖說了出來。
賈琮放下雙手,輕輕的在衣襬上拂過,有意無意的展露那懸在腰間的印綬。
“大王仁義之名,冀州之民無不知曉,大王既知曉本官來意,還望對袁盟主施以援手。”賈琮道。
說話倒是客客氣氣的,還有些不卑不亢,可是……大爺你是來求人的吧!
碰那印綬是怎麼回事啊?銅紐印很了不起嗎?我有個銀質太守印,還有個金質王侯印,難道還要看你銅印的臉色嗎?
其實這種社交風格在此時很典型,士人們都在玩圈子,認出身,認官印,但劉擎不喜如此。
最終,劉擎還是看向厲溫,示意他來說。
厲溫回了眼劉擎,又在劉擎身旁的張遼身上,停留了幾息。
“大王,袁盟主戰敗落難,望大王施以援手,袁盟主願以糧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