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第十一章 直取河間,計定安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直取河間,計定安平 (2 / 5)

“不必如此多禮,本王不喜這些,不過,你去河間國,當務之急,便是春耕之事,具體事務無需擔心,我會再派人指導。”劉擎道。

崔琰謝禮起身,心中思緒翻飛,感慨萬千。

“聽聞安平郡王基頗有勢力,劉續死後,安平國除,王基便以郡守自居?”劉擎將話題引到安平國之上來。

荀彧介紹道:“確有此事,而且,他與安平崔氏關係匪淺,這安平崔氏,主公可知司徒崔烈?”

劉擎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還知道,他這司徒之職,乃是花五百萬錢買的,足見安平崔氏的底蘊,這也側面說明,安平郡的富庶。

“這麼說來,動王基,還會得罪當朝司徒?”劉擎戲謔道。

荀彧沒有說話,只是望著劉擎點點頭,有些話不好說出來。

郡治長官與地方豪強大族關係緊密,幾乎人盡皆知的常態,這種畸形的結合到了東漢後期,使得豪強成了地方的基礎實力單位,好比領主制下的莊園,他們既掌控生產資料,還掌控著人口。

進而控制糧草,軍備,兵源,所謂割據一方的群雄,通常都是一系列豪強大族推舉出來的人。

冀州兜了一圈,回過頭才發現,原來袁氏並非自己的勁敵,悶聲發財的安平王基,才是劉擎的最大對手。

難怪數月前見他,他對袁紹以及自己表現都很冷淡,原本是有本錢和背景的。

三公啊,好大的背景。

“季珪,安平崔氏,與你清河崔氏,可有瓜葛?”劉擎問道。

崔琰拘謹的起身回禮,然後答道:“主公,確有瓜葛。”

“說說看。”劉擎八卦道。

“清河崔氏祖上,是崔伯基,而安平崔氏祖上,是崔仲牟,這兩位是兄弟,乃是先漢東萊侯之子,不過,安平崔氏通常稱為博陵崔氏。”崔琰介紹完,還糾正了一下。

“那如今兩家關係如何?”

崔琰搖頭,無奈道:“清河崔氏家道中落,日益清貧,而博陵崔氏則蒸蒸日上,崔烈祖父,乃是當世文士,且是大將軍竇憲之主簿,兩家不相往來,已隔數代。”

思路客

人情長短,這種事劉擎不願多談,不過,他突然想起一句話,於是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季珪,你追隨本王,本王便讓清河崔氏榮光再起,你可信本王?”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

崔琰品嚼著這句話,崔琰好似想到了什麼,清河崔氏居東武城,位於清河東岸,而博陵縣,則在清河西很遠的地方。

渤海王之意,應該是清河崔氏再度起勢,超過博陵崔氏。

想到此處,崔琰立即回道:“卑職確信!”

起手便是河間國相,憑什麼不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