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夏侯威並肩而立,看著漸漸遠去的漢吳聯軍,臉上看不到一點喜悅。
他們兄弟聯手,一虛一實,重創了步騭所部,特別是步騭僅有的兩千騎兵。對於沒有穩定戰馬來源的馬忠、步騭來說,失去了這兩千騎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無法恢復。
魏軍在騎兵上的優勢得以保持。
可是,他們並不感到高興。這場戰事在證明了騎兵重要姓的同時,也證明了新式武器能發揮的重大作用。如果不是裝備了馬鎧的五十騎作為衝陣先鋒,如果不是裝備了新式戰甲、戰刀的一千親衛騎作破陣主力,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直接逼得馬忠和步騭撤軍。
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有可能改變戰場的實力對比。夏侯霸的親衛騎裝備的是魏國傾力打造的新式裝備。在經濟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打造出這樣的武器裝備,自然是因為被逼到了絕境,只能竭澤而漁,飲鴆止渴。即使是在天子支付了大部分費用的情況下,夏侯家也投入了幾乎所有的家產,最後還向曹洪、夏侯懋借貸了一些。
這是夏侯霸能拿得出的最好的裝備,也是目前魏國最先進的技術。可是負責這項工作的馬鈞親口說過,這些新式裝備的技術水平遠遠達不到魏霸現有的技術水平,充其量,也只能和魏家鐵作第一代新產品抗衡。
魏家鐵作第一代產品就能擁有如此優勢,那魏霸現在的技術水平又將擁有怎樣的威力?
一想到幾個月後,魏霸率領著裝備了最新武器、馬鎧的騎兵從幽州一路殺來,夏侯霸就覺得前途一片黯淡,看不到一點光明。
也許,趁著魏霸還沒有發動攻擊就投降,儘可能的爭取一個好點的條件,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念頭自從湧現在夏侯霸的腦海裡,就像野草一樣無法清除。
……
與夏侯霸有同樣想法的還有諸葛亮。
淮陰的戰報送到長安,諸葛亮看了一遍又一遍,依然不敢相信。馬忠、步騭有四萬步卒,居然被夏侯霸如此輕易的擊敗,不能歸結於馬忠或者步騭的無能,只能說夏侯霸這口戰刀經過彭城之戰的淬鍊,如今越發的鋒利了。
有時候,一場生死關頭的惡戰比十次不痛不癢的戰鬥更能鍛鍊人。
夏侯霸如此,魏霸亦當如此。
根據軍報中的描述,諸葛亮懷疑魏國的軍備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民生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魏國居然還有心情去搞軍備改進,不得不說,那個剛剛死去的曹睿夠狠,夠堅持。他一直在尋求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打破蜀漢的軍備技術優勢,而不是滿足於購買。他自然也知道,花錢是買不到和平的,只能自己勒緊褲腰帶,自力更生,所以他才能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裝備了夏侯霸的騎兵,取得了一場意料之外的勝利。
有善戰的將領,有先進的裝備,夏侯霸能夠以八千騎兵重創步騭兩萬人,擊退了東線的漢吳聯軍,改變了戰場的局勢。那麼,當魏霸領著四五萬精銳離開遼東,開始征戰的時候,又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技術改變戰爭。”諸葛亮輕聲嘆息:“誰擁有技術,誰就可以主導戰爭。”
“歸根結底,還是人。”顧譚淡淡的應了一句。
諸葛亮轉過頭,瞟了顧譚一眼,心中掠過一絲不安。他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關:“是啊,歸根結底還是人,可是人和人還是有區別的。治藝者工,治人者王。子默,你對當前的形勢有什麼高見?”
顧譚微微一笑:“丞相過獎了,譚焉能什麼高見,不過因循守舊的一些陳詞罷了。就眼下的形勢而言,鎮東將軍再敗,似乎無法讀力作戰,不如將他與別的戰區合併,多少還能發揮一些作用。”
諸葛亮目光一閃,不禁暗自驚歎。顧譚能和諸葛亮齊名,並列吳國太子孫登的四賓客之一,著實有其過人的長處。他不僅計算能力堪與楊儀比肩,這份政治大略上的權謀也高人一籌。接到這份軍報,他也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做出最妥善的安排,顧譚卻是信口而出,就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與哪個戰區合併為好?”
“青州戰區。”
“青州戰區?”諸葛亮故意提高了聲音,皺起了眉頭,以示自己有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