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霸蜀> 第836章 敲山震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6章 敲山震虎 (2 / 2)

其次,徵召吳國才俊,可以進一步削弱孫權的統治基礎。孫權為了把權柄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一直對江東世家進行壓制。江東世家對他早有不滿,只是無路可去,只好忍氣吞聲。現在情況不同了,江東是吳國的江東,更是大漢的江東,他們離開江東,到其他地方任職,而孫權無法阻攔,他們何樂而不為。失去了江東世家的支援,孫權還能支援多久?

如果說魏霸賴在豫章不走,強佔長江水道,主要是針對吳國的軍事和經濟訛詐,那麼徵辟江東人才入仕,就是對孫權釜底抽薪。一旦此計順利實施,孫權就再也不可能恢復元氣,只能俯首聽命。

最後,徵召大量的外地人才進入蜀漢朝堂,還可以對那些觀望的人予以警告。即使是大將軍府已經無可爭議的壓過了丞相府,還有相當多的人或者是心向諸葛亮,或者是不看好李嚴,保持觀望態度,不肯明確依附李嚴。現在李嚴要徵召江東人入仕,爭奪官爵,他們還能那麼鎮靜嗎?等大量的官職授予江東人,他們就後悔也來不及了。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好處之外,這還是對諸葛亮進行持續施壓的一個妙計。諸葛亮身體本來就不好,聽到這個訊息,恐怕更無法安心養病。沉重的心理負擔,對局勢的分析反制,勞心勞力,必然導致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對早點除掉這個強勁的對手非常有利。

這是一舉四得的妙計,李嚴一聽就連呼妙計,同時慶幸諸葛亮當初要殺馬謖,要不然的話,他怎麼可能得到馬謖這麼高明的智囊。如果馬謖現在還在諸葛亮身邊,他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可言,魏霸也未必是諸葛亮的對手。

李嚴接受了馬謖的這個建議,並迅速實施,發文給李豐、孟達和魏霸三人,要他們推薦江東人入仕。這麼大張旗鼓的造勢,不僅是給孫權增加壓力,更是對李豐等三人的一個獎勵。按照大漢不成文的習慣,被他們推薦的人以後一輩子都會感激他們,甚至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部下,這可是一個培植自己勢力的大好機會。藉著這個機會,李嚴可以不動聲色的利用手裡的權利,儘可能的增加李豐的實力。

透過朝議,這個建議已經成為朝廷的決議,公文發往荊州、交州,江東人還沒受到影響,成都卻已經風聲四起。那些觀望的人首先坐不住了,誰都知道官位有限,來一個江東人,他們就少一個機會。如果不趁著江東人還沒有到之前先搶佔先機,他們很可能會一無所有。

於是,大將軍府開始熱鬧起來,門庭若市,迎來送往。相比之下,丞相府就日見冷清,不少人開始有意無意的與丞相府保持距離,以免讓大將軍產生誤會。

李嚴忙碌而快樂著。

很快,他就迎來了另一個驚喜。

魏霸上書,請求朝廷派使者遠赴遼東,說服遼東的公孫淵稱臣入朝,在曹魏的後方開闢新的戰場,進一步擠壓曹魏的生存空間。為了能讓公孫淵順從王命,魏霸制定了恩威並施的戰略。一方面請朝廷加封公孫淵為燕王,以誘其入朝,另一方面請求朝廷下詔,由吳國水師和交州水師聯合組建水師,做好出徵遼東的準備,以便在公孫淵不肯順應天命的時候予以征伐,強取遼東。

魏霸的上書一公佈,立刻在朝廷上激起千層浪。有反對的,有贊成的。

反對的說魏霸是窮兵黷武,中原還沒有平定,又要遠征遼東,不惜民生,不知大局,是魏霸年輕盲目,剛剛立了一點功就忘乎所以。至於封公孫淵為燕王之說,更是無稽之談。大漢從高皇帝開始就有異姓不得封王之說,曹操異姓封王,最後導致曹丕篡漢,至今天下不安,殷鑑不遠,怎麼還能再封公孫淵為王呢。

支援的則反唇相譏,盛讚魏霸高瞻遠矚,不愧是我大漢最有才華的名將。遼東遠在東北,可是產馬,在收復涼州之後,幽州就成了曹魏重要的產馬地之一,如果能控制遼東,進而控制幽州,則曹魏腹背受敵,亡日無多。

至於異姓不得封王的說法更是迂腐之言。此一時,彼一時,不可一概而論。照你這麼說,那吳王怎麼辦?難道也要把他降為吳侯?如果封公孫淵為王就可以將遼東劃入大漢疆域,何樂而不為?推而論之,如果曹睿願意去帝號,向大漢稱臣,就算給他保留魏王的稱號又何妨?

朝廷上吵得熱火朝天,李嚴心中暗喜。魏霸這個建議來得正是時候,以封公孫淵為燕王為由頭,試探一下群臣對異姓封王的態度,是他正想做的事情,大概也是魏霸的本意。如果輿論不反對異姓封王,那他和魏霸就有可能封王。如果說輿論強烈反對封王,那接下來就可以討論削藩,讓吳王孫權降為吳侯,交出江東大片土地了。

李嚴隱在幕後,不動聲色的關注、引導著這場爭論,同時他也不肯讓諸葛亮安生,派人將這些立場截然相反的意見寫成邸報,快馬送往長安,請丞相定奪。這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他相信這個難題可以讓諸葛亮早死幾天。

諸葛不死,我心不安。

(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