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姜維的表現在諸葛亮意料之中的話,那霍弋的表現則是一個意外之喜。諸葛亮率領主力離開新安之後,他安排霍弋駐守新安,把守著函谷的東入口。因為兵力有限,他只給霍弋留下了五千人,但是霍弋卻牢牢的守住了新安。秦朗率領兩萬大軍,幾次攻擊,都未能攻克新安。這也導致了魏軍不敢全力以赴的攻擊石門,從側面減輕了姜維的壓力。
如果不出意外,霍弋將很快成長為一個新的將才,與姜維一起擔起復興大漢的重任。
這些都是喜訊,也讓諸葛亮鬱結的心情輕鬆了許多。
諸葛恪的到來,讓諸葛亮感到非常意外。
“你不在前線麼,怎麼到關中來了?”
諸葛恪笑著拱拱手:“大軍撤回潁川休整,暫時不會有大的戰事,我就抽空來關中向叔父請益。叔父,你這幾個月恢復得不錯。”
諸葛亮也笑了,和藹的問道:“汝南一帶開始耕種了?”
“開始耕了,不過問題不小,人口嚴重不足。”諸葛恪嘆了一口氣,無奈的搖搖頭:“我們佔領了汝南之後才知道,汝南現在的人口不足戶籍上的一半,南逃的南逃,北歸的北歸,大片的良田荒蕪,實在是可惜。叔父,我這次奉大王之命來,就是想請叔父提供一些新式農具的技術,好讓我們耕種更多的土地,彌補一下損失,儘快的恢復實力。”
諸葛亮很意外:“我知道合肥、壽春一帶連年征戰,人口很少,怎麼汝南一帶的人口也這麼少?那可是不亞於冀州的大州啊。”
“還不是因為這兩年的戰事。”
“這兩年的戰事並不激烈,怎麼會少這麼多人?”
“戰事不激烈,可是有魏霸在江南誘惑那些愚民啊。他們大概以為豫州的戰事會持續很久,所以不少人都拖家帶口的南逃了。南陽現在掌握在孟達手中,這些南逃的人口我們也控制不了,和孟達交涉,孟達根本不理,反倒從中大肆招攬部曲。孟達開了這個頭,其他人當然也不甘落後,魏霸的兄長魏風就招攬了不下兩千戶。不僅是軍中將領,那些南陽世家也都安排了人回到家鄉,重開莊園,大肆吸收流民。叔父,你怎麼也不管管,再這麼下去,南陽、南郡又要成帝鄉了。”
諸葛亮眉頭輕蹙,無聲的嘆了一口氣。這些事他都知道,但是他卻控制不了。那是李嚴在向南陽世家示好,爭取他們的支援。他如果這個時候反對,豈不是直接得罪了那些世家?
諸葛亮主動岔開了話題:“農具的事,我可以給你們幫助。不過,你到關中來,恐怕不是為了農具這麼簡單的事吧?”
“當然。”諸葛恪看了看四周,特別看了一眼臉色很不好看的楊偉。諸葛亮皺了皺眉,輕咳一聲:“元休,你去作坊裡把圖紙取來。”
楊偉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轉身走了。剛才聽到荊襄系的諸家回南陽置辦產業的事,他就覺得有些失落,覺得跟在丞相後面沒什麼好處可撈,住在魏家莊園舊址還險些被魏延訛詐,而馬家、習家現在卻是大發橫財,那麼多的人口,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啊。現在諸葛亮居然還要避開他說話,顯然是對他的不信任,他更覺得心裡有一股無名火。
見楊偉走遠,諸葛恪這才壓低了聲音說道:“李嚴的兒子李豐去了交州,正在和魏霸密談,有可能會發動對吳國的進攻。”
諸葛亮吃了一驚:“這個訊息可靠嗎?”
“目前還不能確定,但可能性非常大。”諸葛恪盯著諸葛亮的眼睛:“叔父,李嚴要想立功,除了攻打吳國,還能有什麼出路?”
“可是……”諸葛亮沉吟道:“僅憑南陽的實力是不夠的,他要藉助魏霸的幫助。可是魏霸目前也不具備攻滅吳國的實力,否則,他早就動手了。”
“可是如果聯手,卻非常有可能。”諸葛恪慢慢的說道:“更何況,魏霸手中還掌握著戰船的技術。”
諸葛亮笑了一聲,瞥了諸葛恪一眼:“戰船的技術,才是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吧?”
諸葛恪笑而不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