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霸蜀> 第247章 舍與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7章 舍與得 (1 / 2)

魏霸轉身看了來敏一眼,未作置評,回頭對諸葛亮拱了拱手:“丞相,我正是為此事而來。馬參軍雖然軍敗木門,可是此次北伐,他有大功。功過相抵,怎麼也不至於死罪啊。這公議倒底是怎麼議的?是什麼人要致馬參軍於死地,毀我大漢之棟樑?”

魏霸沉下了臉,環視一週,凌厲的目光最後落在來敏的臉上,厲聲喝道:“居心何在?”

來敏嚇了一跳,往後退了一步,險些被自己的衣襬絆倒。不過他隨即站穩了身子,大聲喝道:“馬謖兵敗木門,致使丞相圍殲張郃的計劃失敗,傾國北伐,只有上邽一座孤城,難道他的罪責還不夠重嗎?”

“傾國北伐,只有上邽一座孤城?”魏霸大笑一聲:“誰說的?關中不是北伐的戰果?長安城不是城?八百里秦川,是曹魏主動放棄的?”

來敏也脹紅了臉,大聲喝斥道:“魏參軍,你想倚功自誇嗎?不錯,我軍是取得了關中,可是關中與馬謖何關?你想用關中的戰功,來贖馬謖的罪?那軍法又有何用?立功之人,就可以無視法度嗎?這大漢的朝廷,是荊襄人私相授予的嗎?”

魏霸皺皺眉,等來敏吼完了,這才冷冷的說道:“軍機大事,豈是你一個書生能懂的。不錯,關中是鎮東將軍、鎮北將軍苦戰的戰果,可是兵出子午谷的計劃,卻是馬參軍運籌帷幄的結果。我父子建計,馬參軍周密部署,丞相決策,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關中的戰果是我大漢軍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又怎麼能只算到其中某些人的頭上?照你這麼說。成都的陛下豈不是也與這場戰事無關?”

魏霸微微一笑:“來將軍,其實,你雖然沒有上陣殺敵,也是有功的。你就不必太自謙了。”他環顧四周,朗聲一笑:“此次北伐,在座的都有功之臣。丞相,你說對不對?”

諸葛亮嘴角一撇,淡淡的點了點頭:“諸位,你們看呢?”

大帳裡一片寂靜。來敏氣得鬚髮賁張,卻無話可說。

魏霸的言辭很犀利,第一是扣住了來敏話中的漏洞,誰說沒有參戰的就沒有功?如果這麼說,那我們偉大的皇帝陛下劉禪在成都什麼也沒幹。這場北伐和他就沒關係了?這顯然是不成立的,否則就是大不敬。對於魏霸這樣的人也許無所謂,可是對於一向把禮掛在嘴邊上的來敏,這是一個大得不能再大,重得不能再重的帽子。

第二,扣住了所有人的心理。不管仗打得好壞,誰都希望能有點功勞。有功勞才有賞賜,有賞賜,日子才好過啊。眼看著過年了,誰不指著年底加個薪。誰會盼著打了敗仗,灰頭土臉的回家?就算你自己願意,擋了別人的財路,人家不跟你急?

所以魏霸此話一出。連來敏都熄火了,捏著鼻子。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看起來是詞鋒犀利,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你以為他和馬謖有仇,非要殺他才解恨?才不是呢。是因為北伐主力無功,不處理罪魁禍首馬謖,無法交待,至於先帝什麼的不過是藉口罷了。他真要想殺馬謖,一百個魏霸也救不下來。說是魏霸救馬謖,不如說魏霸給了諸葛亮一個臺階下。

魏霸給什麼臺階?當然是把關中的戰果算入整個北伐之中,不僅如此,還把奪取關中的第一功臣讓給了諸葛亮,自家父子拼死拼活,不過是執行而已,真正決策的是英明的丞相大人,負責統籌的是聰明絕頂的馬參軍,我們父子就是殺殺人,做點具體的事罷了。

所以,丞相有了功,北伐不算失敗,只能說不完美。馬參軍有功,只是沒能殺掉張郃,有點小遺憾。就算功不掩過,也罪不至死。

這樣,丞相有了面子,參軍有了性命,魏霸呢?魏霸讓出了關中首功,看起來損失大了,卻獲得了荊襄人的友誼,硬生生在荊襄人和諸葛亮之間楔進了一隻手。如果可能的話,還有丞相的感激——畢竟他讓諸葛亮不用殺死馬謖就能解圍。不管丞相是不是感激,至少他心裡有數,為了維護大局,為了維護他丞相的臉色,魏霸是有犧牲的,他是顧全大局的。

再說了,就算魏霸謙虛,諸葛亮還好意思不賞魏延、趙雲的戰功?趙廣跳級成了將軍,他好意思再給免了?那不是自打耳光嘛。

所以,魏霸也佔了便宜。他捨棄的是虛名,得到的是實利。

如果他不肯舍呢?看起來是保住了戰功,可是諸葛亮被迫殺了馬謖,荊襄系實力受損,向朗等人會因此把仇恨記在他的頭上,魏家會受到更強的排斥,將來魏家一旦有事,也就不會有人施以援手。就像歷史上魏延死於非命,荊襄系卻沒有一個人出來說句公道話一樣。

捨得捨得,都是要先舍,然後才有得。可惜,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看到手裡的既得利益,不肯做出任何讓步,也就無法獲得更大的利益。

捨得,是一種智慧,前世的魏霸也不懂,現在的他也僅僅是有所領悟而已。而他學習的對向,就是諸葛丞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