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陣的營壘一個接一個的撤回大營,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這些新兵迅速的成長起來,已經展現出了精銳的雛形。這是諸葛亮比較滿意的一點,他相信,經過這次隴右之戰,這幾萬精銳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夷陵之戰給蜀漢帶來的傷害。
“威公,吳懿可有訊息來?”諸葛亮一走進大帳,就對跟進來的楊儀說道。
楊儀攤開手裡捧著的帳本:“丞相,糧食已經在路上,不過,他說徵收新糧的事務不太順利。”
“不太順利,什麼意思?”諸葛亮不解的看著楊儀:“那些漢中大族不肯納糧?”
“倒不是不肯納糧。”楊儀嘆了一口氣:“規定的糧賦,他們都如數的交上來了。只是另外徵收的……”他看著諸葛亮,頓了頓,似乎有些為難。諸葛亮沉下了臉,眼中的不悅非常明顯。楊儀不敢敷衍,只得說道:“他們說,他們的糧另有用處,已經送往關中了,所以……沒有多餘的糧賣給我們。”
“送往關中?”諸葛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是送給魏霸了?”
楊儀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諸葛亮遲疑了一會,又慢慢的放緩了神情,接著問道:“他有沒有查一查,究竟是怎麼回事?”
楊儀眼神一閃,壓低了聲音說道:“據吳懿所說,這些事與魏霸無關,是那些漢中大族主動出人出糧,趕往關中,要幫助魏霸堅守關中。不過,這件事不是小事,從開始有動靜到成行,至少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按理說,他不可能事先一點覺察也沒有。漢中那幾家,可都是在我們的監視之下啊。”
諸葛亮瞟了楊儀一眼,沉吟不語。他聽出了楊儀的意思。楊儀不僅暗指魏霸聯合那些漢中大族,還把矛頭指向了吳懿。他認為吳懿在縱容那些漢中大族,以不作為來支援魏霸。
不能說這沒有可能,可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這麼想,楊儀栽贓的用意更加明顯。
“威公,吳懿是皇太后之兄,對朝廷的忠義,無可挑剔。”
楊儀心頭一寒,連忙點頭道:“丞相,屬下對吳將軍沒有任何疑心,只是……這些漢中人也太過份了。他們應該清楚,丞相這裡更需要糧食……”
“關中也需要糧食,魏延他們守住關中,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來攻克隴右。”
“……呃,丞相所言甚是。”楊儀見諸葛亮臉色不善,連忙打住了話頭。這種挑撥離間的話只能點到為止,說得太露骨了反而不美。他相信諸葛亮對魏家父子的忌憚不比他弱。
“我們的糧食還能支援多久?”
“半個月。”一談到本份事,楊儀立刻精神起來,他指著帳本上的數目,一條條的解釋,最後安慰諸葛亮道:“丞相請放心,第二批糧草就在路上,最多十天就能到,肯定能接上。另外,我建議派人到隴右去徵糧,河湟一帶的麥子今年收成不錯。”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河湟一帶的麥子收成不錯。可是他一直不想去徵糧,就是因為他剛剛得到隴右,在沒有完全掌握隴右之前,他不能待他們太苛刻,否則極易引起人心動亂。隴右三郡之所以願意歸降他,一方面有兵威的作用,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隴右人不服曹魏,幾年前,這裡剛剛發生過一次大的叛亂,雖然被曹魏平定了,人心卻還是思亂,所以他一出祁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才會立刻響應。他如果和曹魏一樣,難保那些人桀驁不馴的雍涼大族不會起來反對他。
可是,現在情況緊急,不徵糧,似乎難以維持太久的時間。
就在諸葛亮權衡利弊的時候,馬岱匆匆的走了進來。他臉上全是灰塵,被汗水衝出一道道的痕跡,眼神也有些慌亂。
“丞相,曹魏的援軍到了。”
“啪”的一聲,楊儀手中的帳本落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