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三國從養雞開始>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純叛軍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純叛軍來了 (1 / 2)

六月中旬,公孫瓚領兵回到幽州,張純知道這將是決定自己未來的一場戰鬥,於是他把一切能準備的都準備了。

兩人第一戰是在上谷郡逐鹿縣,張純派出兩萬大軍防守逐鹿縣,公孫瓚派五千精銳攻城,只是兩天時間逐鹿縣告破。

所有人吃驚於公孫瓚的實力,如此用不了多久公孫瓚就會攻到肥如城下。

而張純雖然震驚公孫瓚的實力,但是他也不會束手就擒,把所有糧草百姓東運,尋找機會與公孫瓚展開最後的決戰。

公孫瓚所行糧草不足,很多還是從涼州帶回來的牛羊,所以大部隊也沒法走的很快,雙方從六月戰到七月底,公孫瓚才堪殺到薊縣城下。

張純薊縣城擁有五萬大軍,公孫瓚只有一萬八千的步兵,這次他們不敢收攏戰俘,因為他們糧食最多隻夠個月用度,在兩個月時間內必須與張純展開決戰。

這場戰鬥激烈的打了半個多月,薊城叛軍知道公孫瓚不要俘虜,所以拼命抵抗,這讓公孫瓚在這裡損失了三千多精銳,如今只剩下騎兵14000人,步兵16000人。

最後決戰張純知道公孫瓚糧草不足,本打算決戰肥如的他,最後卻是率領十多萬大軍向遼東郡開始撤退,因為他知道在肥如城自己即便是勝利了,最後怕也無力拿下險瀆縣、玄菟郡等地,儲存實力還很重要。。

公孫瓚趕著牛羊走到遼東也要半個月時間,張純不怕公孫瓚獨領派騎兵而來, 不帶糧草對方騎兵追他那是找死,烏桓王丘力居可是他的老對手, 可不會放過如此機會。

進入七月, 劉辛正在鐵堡研究各新式工具、農具與【包鋼法】鍛造工藝。

【包鋼法】可是非常有名, 他盛行於唐朝,古今有名的唐刀都是用【包鋼法】鍛造的, 劉辛經過半個多月的指揮實驗,二十位工匠終於打造出了他滿意的唐刀。

這唐刀強度已經超過百鍛鋼,達到堪比精鋼的地步, 就算是一流武將使用真氣也不容易損壞,如此強大的唐刀使用普通鍛造方法最少需要三個月以上時間,而現在一把唐刀劉辛只需要五天就行。

“【包鋼法】的關鍵在於外部包上鐵板後的二次鍛造,剛從模具中出來的刀雖然軟,但是他韌性好不易斷裂, 外用一層鐵板包裹後加煤粉不斷錘鍊, 整個刀身就會變得堅硬, 淬火的時候也能相應縮小冷卻時間, 讓刀變得更加鋒利。而刀的內部因為韌性高,所以這把刀既兼顧了鋒利, 又兼顧了韌性…”

劉辛正在把所有鐵匠與匠師叫到一個會議室裡, 給他們講解包鋼法的原理,因為他的重視,整個鐵堡鐵匠數量已經超過六百人,這其中九成都是新人,他讓所有老師傅帶徒弟,誰帶的好是有獎金拿的。

如今鐵堡內鍊鐵工匠四百人, 鐵匠六千, 燒石煤的二百人,運輸與輔助後勤人員近兩千,所有鐵匠都知道從模具裡拿出來輕易淬火的鐵器只能當農具,好的兵器還是需要鐵匠來鍛造,不過他們已經不是傳統打鐵的鐵匠,他們在使用了無數劉辛設計的工具後,打鐵只是他們作為鐵匠技能的最小一部分了。

“報……”

聽到鐵堡內軍報之聲,劉辛從講臺上下來急忙出門,傳令官使加急來報,必然是有大事情發生,他剛出學習區就看見傳令官跑進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