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一般萬人以上的縣才設定縣令一職務,食俸600到1000石。而中小縣一般只有縣長,食俸200到600石,有的縣連縣承與縣尉都沒有。
劉辛的下一個目標在險瀆縣,他不由沉思了起來。
險瀆縣東部是遼東郡,東北部玄菟郡,北部是東鮮卑各部落,西部是公孫瓚的由北平郡,西南是遼西郡。
公孫瓚如今是右北平郡太守,而昌黎郡處烏桓三族之中,北部又有鮮卑部落,雖然那裡土地肥沃,可是在那裡生存可不容易。
簡雍見劉辛沉默不語,知道他心中的糾結,在這河間郡隨便一個小縣城當個小縣長都比去昌黎郡當縣令強,只不過現在要如何決定就得看劉辛的了。
“呵呵,這劉其也是給我們選了個好地方,公孫瓚如今苦於烏桓、鮮卑各族,這是要把我也塞去其中嗎?
不過這險瀆縣對其他人來說是這樣,對我劉辛可就不見得。去了那裡山高皇帝遠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兒,烏桓三族實力強大,但在我看來卻只是軍功罷了!”劉辛笑著說道。
公孫瓚就是因為鎮壓烏桓三族起家的,到了那裡劉辛正好想訓練些騎兵。劉辛也需要提升自己手下兵將實力,這地方不正好是他的升級場所,不用考慮世家關係,一切就憑實力,這多麼好的事兒。
“如果主公不願去險瀆縣,咱們現在扣押劉虞派來的官員還來得及,只要我們在這河間郡能安心發展幾年時間…”簡雍還想說被劉辛打斷。
“劉虞不會給我們發展機會的,憲和你現在就去回書劉其,說我十天內就整軍回涿縣。”劉辛說道。
能夠成為縣令,就算是一方主宰了。險瀆縣土地肥沃,烏桓、鮮卑每年都要掠殺數次,但當地百姓還能堅持生存下來,這說明那裡雖然危險,但是險瀆縣實力不會太差。
只要自己能夠抵擋或者減輕當地烏桓騎兵的威脅,那麼險瀆縣必然會得到迅速發展,劉辛開始考慮前往險瀆縣的準備了。
八月二十四日,劉辛率領大軍回撤退,到了高陽縣只停歇了一天時間,九月一日回軍易縣。
到了易縣劉辛讓簡雍統計這次所立功勞,他把這次繳獲的兩億多錢全部賞賜給所有將兵,周泰、方悅等武將每人都獲得上百萬錢,而劉辛家兵每人也能有十萬錢以上,就連跟隨他們一起去的輔兵也能拿到一貫以上,從涿縣跟隨他們的那些輔兵,最少也都在三貫獎勵以上。
所有人拿到錢都對劉辛感激不已,他這兩天待在易縣直接提升60多點,提升一百多點,就連義氣值也提升了40點。
劉辛感覺到了正確使用系統的方式,要幹就要幹大事,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