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門是家裡的20畝田地,每年能打上百石糧食,是一家人生活的根本。
百石糧食給縣裡交稅二十石,剩下八十石如果不供侄子上學,家裡也能落個溫飽,但是劉貴生每個月上學就得300文,一年下來需要2兩銀子,家裡糧食一半都用在劉貴生上學上了!
過了自家田地,就是租張家的40畝中田,因為不是自己的地,家裡也不可能費力養田,一畝地一年差不多能有3石多的收成,交給張家一半地租,再交了糧稅,一畝地落在手裡就只剩下半石左右,每年多了這20石糧食,家裡才能堅持下去。
種地可是體力活,尤其是在古代。從二月驚蟄百姓就得給地緩土育肥,連著一個多月的勞作,有耕牛的地主家耕地還能輕鬆點,沒有耕牛家裡沒有三個以上勞動力,這麥種都沒法種地裡去。
莊上有耕牛給佃戶借用,說是借用但一天也得兩鬥穀子,再加上需要給莊上耕牛喂精料,窮人可捨不得借牛。
劉辛看見有人在耕地翻土,把糞土用籃子一點點挑到地裡,他們走到田邊的時候小心翼翼的脫下草鞋這麼冷的天光腳踩在田內,就是為了自己的鞋子不被戳破,至於自己腳會不會受傷並沒有那麼重要。
等把這些糞土撒來,再用耕犁翻到地裡,把整個田地再修平一遍,耕種準備階段才算完成。
路上遇到熟悉的人都與劉辛打招呼,劉辛以前跟著張飛,張飛雖為莊主之子,但從不欺民,所以大家對劉辛態度也很好,有些知道劉辛受傷的,還詢問他的傷如何了!
張家莊這口井是給莊裡佃戶挖的,劉辛打了兩桶水感覺這具身體雖然才16歲,卻是比他前世的身體好了太多,兩桶水能有80斤,他擔回家雖然出了一身汗,但是路上也沒停歇。
連著挑了四趟,劉辛用了一個半小時,這時候母親已經把家裡收拾好,大妹與小妹也把院子收拾的乾乾淨淨,他放好扁擔與水桶,母親已經準備好了上地的農具,一家四口就出門了!
大哥沒在,二哥在莊裡做工,家裡四人只能去修河北的荒地。出了門劉辛看到一些比他們穿的還破爛的災民在正在張家莊外晃悠,如果是前幾年莊上可能還能給點施捨,但是這幾年天下連年遭災,莊上已經不再施粥了!
前幾年,天下連續大旱,關中區域顆粒無收,皇帝下令從南方運糧補充司州所需。南方官員趁機增加各地稅收,結果南方糧食也是減產,很多百姓沒辦法只能開始逃難。
去年揚州發生大瘟疫,九江郡、丹陽郡又遭受百年難遇的大水災,聽說南方很多縣城人都跑去逃亡了,如今這災民根本救不得。
你救一個,很快一大堆就來。救了這一大堆,後面還有無數災民,有多少糧食也不夠吃的。
所以縣城拒絕災民入城,張家莊也不敢收難民,只有普通百姓看見他們可憐,或許會省下半個菜團窩頭給他們。
“別看了!今天上田已經夠晚的了。那些災民不用理他們,很快就會消失,好心只能給自己災禍!”劉辛母親看著劉辛眼睛盯著那些災民露出不忍的神色,對他警告說道。
劉辛也知道自己現在沒有救人的實力,他們家能夠不餓死都算不錯,可是看著那些衣不遮體的難民,這才二月就開始出在討食,他知道三國曆史走勢,心中的急切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