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求知若渴地繼續向下讀。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鐺!”地一聲,渾厚的古鐘聲在耳邊敲響。
李玉愣住。
城、寺、船、鐘聲,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油然而生。
前兩句固然已經寫出詩意的畫面,但似乎不足盡傳神韻。
而這後兩句。
萬籟俱寂的江上,聲聲鐘響隨風入耳。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無限遐想之間。
臥聽疏鐘的難以言喻的感受盡在不言中。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李玉有些激動地攥著手中紙張,白皙的臉上因激動泛起一抹紅暈,讓他本就少年郎十足的形象,有絲……魅惑。
李玉激動道:“這詩,這詩可流傳千古!”
你小子還挺有眼光,它沒流傳千古的話我還沒法抄給你。
江元微笑看著激動不已的李玉。
李玉抬頭,眼中閃著奇異的光芒,“這兩首詩,一首簡單卻意味十足,一首絕美自流傳千古,江院長竟有此詩才!只憑這兩首詩,文宮必有江院長一席之地!”
文宮江元知道,大周儒家聖地,宮內萬萬儒家學子不計其數,修儒道,入超凡,乃是走出過天下聖人的存在。
同時,文宮之中又分儒道和官途兩種途徑。
即是儒道修身平天下,官途齊家治國法。
大周朝廷凡是文官,幾乎有七成是從文宮走出的學子,另外三層則一直夢寐著入宮求學。
大周文宮的地位代表著整個儒家,地位超然。
與佛門東華寺,道門道庭,於大周境內成三足鼎立之勢。
江元也曾想過入學宮當讀書人,奈何一入鎮玄深似海,從此萬般是路人。
為了治癒系統的獎勵,關押著瘋魔的鎮玄司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沒有系統的話,他早就背個“天不生江元,萬古長如夜”之類去文宮人前顯聖了。
江元道:“文宮自然是好,但我還是喜歡在鎮玄司除魔衛道,再者,這些詩也並非我所做。”
李玉愣了一瞬,激動絲毫不減:“不是江院長所做?那是誰,可否引薦在下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