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男子正是他的大徒弟鍾躍,至於那女子,也是他從小收養的義女,也是當代白蓮教的白蓮聖女葉依瀾。
去年的江南水災,因為河道的貪汙,導致整個江南災民遍地。白蓮教也是在江南蠢蠢欲動,趁機蠱惑民心,在臺州,越州等沿海之地,差一點就要揭竿而起了!
不過賈璉的江南之行,徹底打亂了他們要起勢的計劃。導致他們去年謀劃的活動,不過是剛有點苗頭,就很快被當地的官府撲滅了下去!
為了暫避鋒芒,所以他們才轉移到了這兩廣嶺南的大山裡。如今的白蓮教,早就不是兩宋之時,還有明朝永樂年間的那個時候的輝煌了,能夠策劃東南沿海的小規模起義,就已經把他們這幾年的一些積累投了進去了。
他們能夠在這裡紮下根來,也還是因為當年嶺南地區的改土歸流,鬧得沸沸揚揚,這些南民,有一部分,不願意接受朝廷派遣的流官管理,在那些被收拾的大土司的帶領下,不少都被他們吸收進來!
這才好好的壯大了一批!白蓮教之所以混得如此慘,還是因為當年,國朝定鼎之時,這群傢伙,也想著趁亂而起。
卻沒想到大周朝的基本盤本就是在江南那時候,他們才一露頭,就迎面撞上了勢頭正盛的大周寧榮鐵騎。雖然不過區區三百騎,不過裝備精良,又在這種江南地區,那簡直是碾壓式的存在,對付像他們這種烏合之眾,根本就是降維打擊!
在這300鐵騎的帶頭衝鋒下,大周的軍隊勢如破竹,短短半個月的功夫,就收復了被白蓮教攻佔的土地和城池。
把他們打的龜縮逃竄,幾十年都不敢再出來作妖!十幾年前,趁著大周朝廷動盪,這群老鼠又從地裡爬了出來,又在荊襄之地,攪風攪雨。
結果又遇上了,正在荊州巡視的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子承父業,又順手收拾了他們一次!
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內,因為他不在家,自己的傻侄子和傻兒子,居然敢去摻和皇家之事!
等到他剿白蓮而歸,迎接他的卻是皇帝的雷霆怒火。本來就要問罪,巧在這時,北方戰事突起。
沒奈何,賈代善只好馬不停蹄的提兵北上,與當時不斷襲擊擾亂北方邊境的羅剎帝國交兵。
飲馬北海,將功折罪的同時,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如今賈家的富貴!
所以這白蓮教當時也就沒有圍剿乾淨,逃出去了幾個漏網之魚。這個葉教主,不過就是當年的一個小嘍羅罷了!
換句話說,白蓮教已經有兩代教主,都是直接或者間接死在老賈家父子二人手裡!
這種深仇大恨,根本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得清的。當年的這個老頭,正是上一代教主的關門弟子!
榮國公賈代善的赫赫兵威,用兵如神,至今都還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腦子裡。
他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十幾年前,已經年近六旬的老頭,帶領兩千府兵,就把他們組織起來的將近三萬人的隊伍,打了一個落花流水,四散而逃。
那老頭在人群中,砍殺自己兄弟的時候,那就真的是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真他孃的兇殘!
如果不是朝廷詔令回京,這老東西估計能把他們趕盡殺絕。所幸他當時逃了出來,那時候他只不過是一個核心弟子罷了。
老教主被殺的時候,臨危受命,把令牌交給了他,才讓他撿了這麼個教主的位置!
隨後他帶領百十個漏網之魚,跑到這嶺南之地,因為當地土司的幫助,才得以儲存了火種!
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好不容易在這兩廣以及沿海之地,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正想借著上一次江南的水災人禍,揭竿而起,動亂東南,誰知道突然來了個雷厲風行的賈璉,行事風格,比他那該死的爺爺,更加肆無忌憚,狠辣果決!
他們都還沒有大動作,好不容易勉強搭上線的江南甄家,就被這小子給搞了!
沒給他們反映的時間,緊接著,一批反對朝廷攤丁入畝的世家,他們的有力盟友,也被這小子一鍋端了!
整個江南,也在他的雷霆手段之下,很快的穩定了下來,而且大災之後,人心思定,沒了那個人心動亂的時機,想要揭竿而起,簡直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