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說急也沒用,要要最有把握擊敗老潘他們,那翟老師還真就必須到位,這樣等曾老師去申城後,李達康開始考慮李大姐交代的事,想著外界部門的同志都會和自己說些什麼。
曾老師走後的第而天,就是和李大姐約定的日子,這天下午,李達康在李大姐的陪同下,來到了京城長安街的某個地方,和一個王姓中年帥哥見面。
見面時間不長,從李達康進去到出門,加起來也不到一個小時時間,不過等出來以後,李達康卻基本清楚自己的任務了。
和他自己之前猜測的一樣:半個月之後,那個小川教授將跟隨一個RB經貿洽談團來華訪問。
這次訪問的目的,其實是中方想引進日方的幾項技術,然後歡迎他們來華投資興廠。
然而RB人的尿性地球人眾所周知,又摳門又小氣,來華投資賺錢他們很高興,然而卻對自己的技術看得很嚴,只肯提供一些落後好幾代的技術,並且還喜歡在合同條款中給出諸多限制。
而那個小川教授,他不僅是東京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並且還是RB某財閥的首席經濟顧問之一,對那個財閥還是很有一定影響力。
因此外界部門的同志就希望,等那個經貿團來華的時候,自己能去作陪,和那個小川教授見一面,希望利用他對自己的欣賞,能對中方接下來的談判有所幫助。
嗯,這就是李達康接下來的任務。
在半個月之後,他其實就像個幫閒,負責把那個小川教授陪好哄好,然後希望他一高興,在談判的時候鬆一鬆口。
本來在正常情況下,李達康並不喜歡當幫閒的,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因為這是為國家做事,是為國家當幫閒,李達康覺得還是要認真對待一下。
尤其是在今天見面的時候,李達康也掃了一眼清單,那是這次咱們中方希望引進技術的清單,李達康就覺得更加責無旁貸了。
有很多好技術啊!
有些是目前咱們國家急需的,甚至還有幾項,哪怕是到了後世以後,依然還屬於“掐脖子”技術。
而在多大20多項技術當中,有兩項技術還是讓李達康特別留意。
一項是碳纖維,另一項則是等離子顯示技術。
說到碳纖維技術,其實RB研究得很早,在60年代就已經起步,到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然而在咱們國家,李達康記得好像是要到04年還是05年,才第一次真正實現量產,以前只算是實驗室研究階段。
而這個等離子顯示技術,其實就有點好笑。
其實真要說起來,等離子原本是一種比液晶更先進的顯示技術,(用過等離子的都知道,其實等離子顯示真沒有液晶那樣傷眼睛)
然而到了後世以後,大家為什麼只聽液晶而不見等離子呢?
這是因為手握核心技術的松下等日企,原本有希望做大這一產業。
然而,貪心的松下,想獨吞蛋糕,拒絕向其他企業開放技術,而其出售的等離子面板,一度佔到整個等離子電視成本的70%以上。
於是整個產業鏈,最終紛紛用腳投票,紛紛轉投液晶陣營。
而等離子的故事,和RB氫能源產業鏈的情況非常相似,兩者幾乎是如出一轍。
“……行吧,到時候就用這兩個例子,給那個小川教授上一課,希望能對國家有所幫助…….”
離開京城長安街,李達康心裡是這樣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