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茗兩百多畝地,分了四個塊,她選擇了一塊地五六十畝地種大棚水稻。
剩下一百多畝地,顧清茗對於最近比較熟悉作物,都打算染指。
一二十種,每種種下分配下來,也佔據了五畝地以上。
對於村民來說,顧清茗這樣的做法,讓他們很是疑惑。
一般人承包土地,要種東西,也只會種那麼一兩種,這樣的話,只要打通了銷路,就更好銷售出去。
這種類多的話,銷售這一塊,是一個問題。
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裡很多種類容易壞的蔬菜。
比如小白菜,必須當天摘出來,當天運出去買出去,否則到了第二,那就會焉了,這保質期最多不超過三天。
如果沒有聯絡好銷售渠道,那可是很容易虧本的。
還有,種類多的話,也不便於管理。
話說,貪多嚼不爛啊。
此刻,石家人正在讓水稻種子發芽。
這水稻種子,同樣是妹妹石雅淑給他們的,農科院的雜交種,一共兩百斤。
這些種子粒粒金黃又飽大粒。
大舅媽找出稱,稱出這些種子。
大舅舅看了一下種子說道,“這是雜交種,一畝地至多一斤半的種子,按七十畝地來算,那要暫先稱出一百零五斤,稱一百一十斤吧!”
大舅媽稱出一百一十斤後,找出三隻蛇皮袋,分別裝上,然後放在清水裡浸泡。
浸泡種子需要兩天兩夜。
兩天後,大舅媽把浸泡好的種子,再挪到準備好的幹稻草上捂著,保持一定溫度。
隔天,拿開稻草後,開啟蛇皮袋,就看到一粒粒種子,已經發芽了。
大舅舅開啟全部看了一下,略皺了下眉頭,說道,“還需要再捂,明天就可以撒下去了。”
大舅媽把這些種子重新捂起來。
她說道,“今天把地攏好來,明天就撒下去。”
而且,他們家的地,可不止顧清茗這些,他們還有自己的十幾畝地,需要全部下種。
顧清茗給出的種子挺好,他們決定也種這種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