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張濟與樊稠所統帥的三萬大軍,只是負責後勤,沒有衝鋒陷陣,否則損失更大!
也就是說,張繡與劉關張三兄弟手裡的八萬兵力,僅剩兩萬,折損了五六萬兵馬!
短短時間,就折損了五六萬兵馬,唐修也不免懷疑張繡與劉關張三兄弟的能力。
若非這些都是史上的名將,就此戰績,他都恨不得讓人將這些將領,拖下去斬了!
他這才剛剛收復了徐州城,又有北海的孔融與太史慈作為助力,算是邁出了一大步。將來徐州城與北海的兵力,都可以為他所用。
以徐州城與北海的富裕,可以輕易增兵數萬,合計十萬大軍!
不僅如此,唐修還準備徹底消滅曹操這個心腹大患,卻不料張繡與劉關張三兄弟,給了他這麼大一個驚喜!
大將軍府的議事廳中,唐修看了看張繡,又看了看劉備、關羽、張飛,再看了看張濟與樊稠,沉聲道:“戰況究竟如何?”
眾將均是滿面羞愧,不敢說話,最終還是劉備頗有擔當,上前一步,道:“回稟大將軍,這次戰敗,實是我們大意了!”
唐修面色不變,淡淡道:“說來聽聽。”
“喏!”
劉備應了一聲,將此番攻打長安的戰況,緩緩道來。
說是攻打長安城,實際上,乃是攻打函谷關。
唐修自然也是知曉的,因為張繡與劉關張等人出兵的主要目標,便是函谷關。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華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以及“劉邦守關拒項羽”,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除此之外,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中華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
函谷關乃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也即是牛輔大軍的主要駐紮之地。
當初董卓於虎牢關,被諸侯聯軍所敗,準備從洛陽遷都長安,便是想憑藉函谷關,以退諸侯兩軍。
史上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便可見函谷關的厲害之處。
唐修命張繡與劉關張三兄弟,率十一萬西涼軍傾巢而出,兵強馬壯,錢糧富裕。
而牛輔滿打滿算也只有七萬兵馬,而且不可能全部聚集於函谷關中,而是要駐紮各地。
函谷關中,能夠四五萬兵馬,已是極限,很有可能只有三四萬兵馬。
幾乎三倍於敵軍,又有張繡與劉關張等猛將,唐修本以為是手到擒來。
卻不料這些將領,短短時間就已大敗,反而丟了六萬兵馬進去,十一萬大軍僅剩五萬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