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對方會轉移,林滄州只能和對方比快,看是審訊快,還是轉移快。
顯而易見,轉移更快。
畢竟不是在武漢區的審訊室內,而是在外面秘密關押,審訊可能剛開始進展的不是很順利。
所以後續審訊出來,哪怕被抓的人開口,林滄州覺得也沒有必要抓捕,因為只會是人去樓空。
那麼不抓捕,這個人的價值豈不是就沒有了,而且你審訊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時候,魏定波認為,林滄州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讓地下黨救人,將這個已經做了叛徒的人救走,然後讓這個人回到地下黨的隊伍中去。
那麼他們就等於有了一個眼線。
是林滄州的眼線。
可是為了避免被懷疑,林滄州沒有讓武漢區負責,而是將事情全部交給了憲兵隊。
望月稚子在憲兵隊看到程松見森田大悟,森田大悟卻不告訴你, 程松因何而來。
那麼有沒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呢?
所以第一次城門口被發現馬腳,就是有人洩密。
還有後面來的巡邏隊。
當時都認為是來得巧,是湊巧來了一隊巡邏隊。
可現在看來,是嗎?
並不是,是敵人安排好的。
第二次利用渠道護送一個人離開,同樣被敵人發現。
這是湊巧嗎?
不是,還是有人洩密。
至於那些新的藏匿地點,憲兵隊早就掌握,但是卻遲遲不動,就是避免這個埋伏起來的叛徒,被組織發現。
而是等到他們找到落水的人,可能找到的時候,人就已經犧牲了。
但是他們抓到了一個人,他們就可以說,這個人做了叛徒,告訴了他們訊息,憲兵隊就可以開始抓人。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人在醫院就叛變了,叛變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讓他們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學聯的人,都不相信這人會做叛徒,因為他確實沒有做叛徒。
叛徒另有其人。
這也就解釋了,日本人為什麼將病房看守的如此嚴密,就是擔心裡面的真相被人發現。
可這中間也存在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