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
望月稚子認為李謙見克里斯多夫乃是故意為之,她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魏定波不由問道:“你的意思是?”
“克里斯多夫在法租界內從事金融工作,和很多法租界當局管理人員都有不錯的關係,不管是工部局還是巡捕廳他的人脈都很廣。李謙如果是故意將我們的目光引向克里斯多夫,便是想要製造我們與他的矛盾,從而藉機脫身,你覺得沒有可能嗎?”
面對望月稚子的一番詢問,魏定波很想直接告訴她,根本就沒有可能。
畢竟李謙在第一次與克里斯多夫見面時,乃是軍統告訴他危機解除,沒有那麼危險之後他才這樣做的,何來故意引武漢區注意力之意?
第一次沒有這樣的意思,那麼第二次也就是今天有嗎?
魏定波認為可能性同樣非常小,若是李謙有這樣的打算,無需等到今日才來見克里斯多夫,在他有所警覺的第二天就可以這樣做。
沒必要再花費了幾日時間,小心翼翼求證得知軍統並未跟蹤監視後,才來見克里斯多夫。你現如今告訴魏定波李謙是故意禍水東引製造矛盾,都不如說克里斯多夫是湊巧讓他來鑑定古董,更能給魏定波說服力。
“你只是憑藉猜測就要抓人,會不會太過草率?”
“你不同意?”望月稚子問道。
“武漢區行事我們必須要謹慎小心,尤其是你我的身份,不能因為一時衝動就冒然行動,到時候就算是區長表面上不怪罪,可心中責怪日後穿小鞋也不是好受的。”
魏定波此時能做的就是阻止望月稚子抓人,不然可能調查不到真相。
至於你說放任望月稚子將人抓去武漢區,審訊之後得到真相,從而交給軍統。
你現在根本就不知道真相是什麼,而且還要比武漢區晚得到真相,那麼一旦錯過了什麼怎麼辦?
魏定波不想冒險。
其次是你並不能保證,李謙來到武漢區之後,就會說真話。並非是說他不懼刑訊,而是武漢區並不知道李謙的真實身份,他完全可以應付過關,哪怕承認軍統身份呢?
好似是被魏定波說動,望月稚子陷入思考之中,片刻之後開口道:“可這種調查已經顯得沒有意義。”
不得不說在工作中望月稚子有自己的堅持,很難被其他人說動,你不能說她這番話就沒有道理。
就在兩人糾結各自都不同意對方意見時,李謙從克里斯多夫的家中離開,魏定波與望月稚子彼此分開,一路跟蹤他回到家中。
兩人再度會合到一起,望月稚子便直接開口說道:“此事我們回去請區長定奪吧。”
這是她這一路思考得到的結果,既然魏定波擔心擅自決定抓人會引人不滿,那麼幹脆去詢問姚筠伯的意見。
反正此時李謙到家,魏定波和望月稚子也是要去酒店休息的,藉機回去彙報一番也無妨。
兩人就這樣一路離開法租界,魏定波心中一直在猜測姚筠伯會作何處理,可是猜來猜去,心中沒個定數。
姚筠伯要求繼續調查能理解,要求立即抓捕也能理解,只是其中一項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罷了。
當回到武漢區之後,望月稚子帶著魏定波直接去見姚筠伯,通報之後兩人魚貫而入。
魏定波一言不發,望月稚子開始彙報調查結果,簡單的話語將調查情況說的明明白白,姚筠伯當即便心中有數。
“你想現在抓捕李謙?”姚筠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