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會少年如何用靈魂去演奏樂器,他教會少年將情感轉化為力量,將力量化作音符,去感染萬物,操縱萬物的情感。
“起初,少年天真的以為,弟弟依然會回來尋找他。可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少年長大成人,他始終沒有等到他的弟弟。”
後來,長大成人的少年聽說父親去世了,他用面具遮擋住自己的疤痕,拄著柺杖來到闊別已久的沐風城。
他看到弟弟在主教的加冕下,成為了沐風城的領主,風光無限,臉上沒有絲毫的愧疚。
或許,當年的小弟早已忘記了他,滿足於權力的幻夢,以及臣民的愛戴。
他看著弟弟在城堡上會見萬民的樣子。
明明那應該是屬於他的位置,站在上面接受稱讚的人明明應該是他。
可是,壞孩子是不配得到誇讚的,無論是父母、教父還是他的臣民。
他永遠只是被所有人拋棄的那一個。
“我恨他。”少年哽咽地說。
林法因看到黑暗中,有一個模糊的人影坐在貴族的石像中間。
他撫著魯特琴,哀傷地彈唱著,似乎萬物都為他而哀慟。
影子說:“這是叛徒為我而譜寫的安魂曲,也最終是我賦予了它靈魂。”
眼淚落在地上,激盪起枯葉。
“對,就是這樣。”歌者唱道,“將痛苦還給本該死的人。”
影子說:“我恨他,可我不會報復他,因為他是我的弟弟。”
他們就像古典音樂劇裡的假面歌手。
“該死的是醜陋的貴族們。我會把當年聽話乖巧的弟弟找回來。”
林法因看著眼前逐漸扭曲的少年,他被人遺棄在黑暗中,也最終在黑暗中成長,變成黑暗的歌頌者。
終於,影子撥動魯特琴。
“我用我的斷腿製成笛子,我用我的斷筋做成琴絃,我奪走那個女人的靈魂,讓她的歌聲為交響樂劃下休止符,我聽到了那個老人的懺悔,他的死亡將是表演落幕的喪鐘。”
林法因猛然察覺到了異常,亡者國度中湧起了一股邪惡的力量,陰暗的古堡中湧現出了更多的黑影,他們似乎都是萬靈夜中游蕩的死者,被影子的樂聲吸引而來。
林法因不禁想起了城堡第三層,那個吹笛人雕像上的銘文:
憤怒的“歌者”吹奏魔笛,將全城的魔物統統引入了王宮,將國王一家折磨致死……
原來唐泰恩提到的夜半笛聲實際上是招魂曲,只為了在萬靈夜月相之力達到頂峰的時候,將聚集的魔物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