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另一流傳甚廣、影響深遠的典型,就是二聖廟和二郎神的傳說了。”虞松遠介紹說。
據說當年二郎神擔山趕太陽從灌河經過,不小心掉下一塊石子,落到灌河口,後便長成小島,即為現在的開山島。開山島很小,它雄踞於灌河的入海口。狀如饅頭,面積僅0.13平方公里,島上怪石嶙峋,陡峭險峻,既無泥土更無淡水。它兀踞於海天之間和煙波浩淼之上,景色絕佳,登島遠眺,大有“波浪看如倒,蓬萊望若林”之意境。
二郎神的家鄉就在灌河口,明代稱灌河為灌江,灌河口為灌江口。我縣經濟重鎮二聖港,就因二郎神和二聖廟而得名。據說二聖港近海的開山上,過去曾建有一座氣勢輝煌的二聖廟,專門供奉二郎神,香火頗盛,清末毀於戰火。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就曾經經常出入此地,其筆下二郎神的故鄉就在灌河口(即灌江口),“東海龍官”、“二郎聖廟”、“孫悟空大戰二郎神”等,均是以灌河入海口處的開山島上的景觀為生活原型的。
鯨群遠去後,他們回到宿舍時,此時已經快十點了,大家都還很興奮。
……
高考在即,在虞松遠學習越來越緊張,再也沒有捕獵時間的時候,大將自發承擔起了狩獵的重任。林雪經常笑說,大將是河灘裡的賊,外出狩獵從不走空。
大將幾乎每天只要出去一小會兒,就能給他們帶來一片驚喜。野雞、野鴨、大雁、野鵝、魚、蛇等等,確實沒有落空的時候。虞松遠始終很納悶,始終想搞明白的一件事是,大將七八十斤重,它是怎麼到水裡捕魚的,難道它會潛泳?
女大十八變,離家一年的林雪,原本就天生麗質,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女,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能吃飽了,營養也能跟上了,再加上愛運動,還有愛情滋養,竟然象氣吹一樣,很快成長成一個個子高高、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美貌少女。
一個週六晚上,他們剛吃完飯,莊八和胡兵帶著一個手下找來了。莊八看來混得是真不錯,西裝革履,很有小老闆的範兒。虞松遠只好拿出一晚上的時間,陪他們喝酒聊天,好不容易把他打發回去。莊虎臨走時,留下了一輛上海鳳凰牌26腳踏車,作為給林雪的見面禮。
今年雨水真大,離高考不到一個月時間了,又下了一個星期的連綿不絕的大暴雨,讓整個世界成為一片澤國,溝滿河平。
灌河在縣中往上游約五六公里處,突然向右轉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轉向北揚長而去。而大轉彎處的左岸,則有六七條支流成放射狀通向遠方。灌河河床陡深,支流密集。隨著潮起潮落,支流不斷匯聚,形成跌水轟鳴奇觀,數公里之內皆聞其聲。
在這些支流中,有一條小的支流叫小“廢黃河”,它和流經六套的那條大廢黃河相連。那時,在縣城段的小廢黃河上有多座木橋,其中一座木橋較低,河水一漲即被水淹沒,當地人稱“水漫橋”。
六月初,海軍某部在蘇北的春季徵兵工作,已經進入掃尾時期,開始進村入戶家訪。這天早晨,正在進行家訪的海軍徵兵幹部劉幹事,早早就吃過早飯,與當地武裝部幹部一起下鄉走訪,卻在小廢黃河的“水漫橋”上遭遇到了險情。
劉幹事他們涉水過橋時,水流太急,浸在水下的橋板太滑,走在劉幹事前面的一個當地少婦撲嗵一聲滑向水裡,瞬間被湍急的河水捲走。緊急時刻,劉幹事扔掉腳踏車,一個魚躍扎進水裡,緊緊抓住少婦的衣服。少婦拚命掙扎,一把將劉幹事緊緊抱住,兩人都被連嗆了幾口水。不得已,劉幹事只好一拳將其擊昏,才將她的頭托出水面。
水流太急,根本無力將她拖到岸邊,兩人很快被渾濁、奔騰的河水衝進灌河。轉彎處水流更急,劉幹事已經力竭,剛才用力過猛,腿又開始抽筋,疼痛難忍,中靠一隻手撲騰,形勢危急萬分。
早飯前,虞松遠正在河堤下的廢棄棧橋上背誦英語單詞,大將在家看家。林雪手裡捧著書安靜地坐在虞松遠一旁,看著木棧橋下奔騰而下的河水出神。她無意間抬頭向河面望去,只見河中央似有一個人在水面拚命地掙扎、撲騰著。
“虞大哥,快看,有人落水!”
虞松遠騰地站了起來,循聲望去,只見上游一百多米處,在奔湧渾濁的河面中央,翻滾的浪濤間不時露出兩個小黑點。細看,分明是兩個人,正隨波逐流,岌岌可危。
他嘩啦一下扔掉外衣,甩掉腳上的膠鞋,回頭對驚慌失措的林雪喊道,“丫頭,哪也不準去,回宿舍先吃早飯等我一起上班。”沒等林雪反應過來,便一個漂亮的魚躍,從高高的木棧橋上一個猛子扎進河水裡。
林雪嚇蒙了,只來得及“啊”地驚叫了一聲,虞松遠已經跳下河裡。她哭叫著趴到棧橋旁邊,在水面上拚命搜尋虞松遠的身影。可虞松遠跳進河中,就再也不見了,只剩奔騰喘急的河水,翻滾著向東流淌著。
她腦子瞬間一片空白,時間彷彿靜止了一般,剎那間爆發出悲痛欲絕的尖叫哭叫聲,她把嗓了幾乎哭喊啞了,虞松遠也沒有從河面上出現。她癱坐在棧橋邊,嗚咽著盯著河面,腦袋裡只有一個念頭縈繞著,完了,虞大哥被急流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