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正雄平靜的回答道:“匯率。”
樸藝林對於他的這一個答案有些意外,於是就忍不住重複了一下道:“匯率?”
石原正雄直來直去道:“對啊!匯率最重要。別的不說,就拿輕井澤威士忌來說吧!它的主要原料大麥是來自於蘇格蘭的黃金諾言大麥。
這自然不能夠用日元去購買,而是需要用英鎊去買。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來自西班牙的雪莉桶,得是西班牙最好的OLOROSO雪莉桶。
這又需要歐元。無論是英鎊對日元的匯率,還是歐元對日元的匯率,一旦出現比較大幅度的波動,勢必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
對於有外貿生意的商人來說,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匯率了。明明可以賺10%,一旦出現結算貨幣暴跌15%,那樣一來就是非但沒有賺到錢,而且還虧了錢。
當然,凡事都有兩個面。既有壞的一面,那麼就有好的另一面就是結算貨幣出現了暴漲。”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忽然間想起了一個什麼,接著又道:“日本曾經簽下的《廣場協議》,讓日元對美元升值,美國陰謀論是才造成了日本失去的十年。
其實吧!不說純屬就是無稽之談,也只是一個小機率的可能性。這本質上是由於匯率的失控所造成的巨大悲劇。
當時,日元兌美元升值的情況下,並沒有很快就讓美國從貿易逆差當中快速的得到改善。與此同時,西德馬克,英國英鎊,法國法郎也都同樣做出了對美元進行一個升值。
後面,懂得都懂,美國見《廣場協議》的實際效果不太好,又召集西德,日本,英國,法國又簽訂了一份《廣場協議》的2.0版本,就是《盧浮宮協議》。
日元大幅度升值,即便升值了50%,確確實實地給日本造成了出口上面的減少,而另一面呢?
也就是進口,日本透過日元的升值可以在國際市場上面以更為低廉的價格獲取到石油,鐵礦石,買斷技術專利等等的好處。
我要是沒有記錯,在1987年,當時日本的出口是虧了9萬億日元,而進口則是節省了9.6萬億日元。進出口相抵,日本還從日元升值當中淨賺了6千億日元。”
樸藝林覺得不對道:“按照你這麼說,那日本怎麼還是出現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經濟泡沫破滅,1991年房地產行業崩盤的硬著陸呢?”
石原正雄侃侃而談的給予瞭解釋道:“在我個人看來,主要原因還有兩個。其一,日本內部統治階層的派系在一直激烈爭鬥。
這造成了相應政策上面的忽左忽右。其中傳聞最廣的一個就是大藏省和日本央行之間的權謀鬥爭。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實情就是,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與日本經營者團體連盟,也就是兩者合二為一,現在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也是在各種搞事情。
這就不難推斷出,和經團聯並稱為日本經濟三團體之二的日本商工會議所,經濟同友會同樣是不會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