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不同意的。你安排,我出錢就是了。”石原正雄知道作為一個父親需要承擔起的責任就是對孩子的養育和教育。
他雖然在今後不能夠時常和樸藝林肚子裡面那一個孩子見面,但是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絕對會按照精英教育和一般上層階級家庭的花費來供養。
樸藝林面露笑容,很滿意他的承諾。若是換成其他人,她根本就不相信。不過,她知道石原正雄是一個信守承諾的男人。
否則,自己不會就這樣甘願沒名沒分的押上一個大賭注。她之所以想的特別通,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帶給自己的好,頭腦不固執,完全知道是人該去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來適應人,另一方面就是被殘酷現實亂棍毒打後的人生感悟。
樸藝林不是不懂,女人透過嫁人來改變命運或者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哪怕自己沒有透過嫁人的方式,也達成了這樣的目的,算是來了一個異曲同工之妙。
她不無想到了自己肚子裡面的這一個孩子,一旦出生下來,可不會像自己那樣含著土湯匙。
實際上,要是按照韓國的“勺子理論”劃分,她實際上算是80%那普羅大眾當中拿著塑膠湯匙的人。
自己會對石原正雄說成是土湯匙,也就是女人慣用手段的在男人跟前示弱和博同情,從而容易達成某一種目的性。
在韓國人心目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家裡財產至少要有20億韓元以上,家庭年收入要在2億韓元以上。而這種家庭收入,在韓國五千多萬人口中,僅有1%擁有這種高收入。
至於“銀湯匙”則是財產要有10億韓元以上,年收入可以達到8000萬韓元。這種銀色階層,佔韓國社會大約3%。
“銅湯匙”,大約家裡財產要有5億韓元以上,或年收入達到5500萬韓元。這類人在韓國大約有10%左右。
比“銅湯匙”成色更低的,就是所謂的“塑膠湯匙”階層,佔據韓國社會將近80%以上。
勺子的成色,代表著人生未來,因為,不同湯匙,代表著從小能吃到什麼。在韓國社會,自從呱呱落地,到學會吃飯,走路,再長大一點,最基本的食衣質量,如何住,住多大,如何行,使用什麼交通工具,每個階層的人生,所處境遇完全不同。
家庭能拿出什麼成色的勺子,就意味著,一生所能獲得資源優劣。生在“金湯匙”人家,隨時可以飛上天,而那些“塑膠湯匙”的家庭。
或者比“塑膠湯匙”更差“土湯匙”或者“泥巴湯匙”的年輕人,簡直“卑微到泥裡”,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現狀。
所以,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人就有了“朝鮮地獄”或者“韓國地獄”的自嘲。一般家庭的孩子只要考不上名牌大學,進不了大手企業成為正式社員,那麼餘下的一生都是完完全全地可見,沒什麼有前途和幸福的未來可言。
終生都會被錢所困。因為時常缺錢。當然,運氣好,中了彩票的頭等獎。要不然,根本就無法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