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機認為林朝即將說出的話語是歪理邪說,但林朝可不這麼認為。
自己此行的目的雖說是招攬張機,卻也是給他一個機會,一個達成志向,實現理想的機會。
你不是喜歡治病救人嗎,那我就成全你,讓你看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
如此這般,根本不存在誰為誰效力,而是合作共贏。
沒錯,就是合作共贏!
只不過是林朝贏兩次而已……
想與一個人合作,就要先了解清楚其人想要什麼,追求什麼,繼而幫他去實現或得到追求的東西。而所謂的合作,其實就是這個過程。
所以,林朝就算看出了張機眼中的不善,卻也繼續笑道:“某可惜的自然是張縣丞這一身岐黃之術,卻不能發揚光大,造福蒼生!”
望著面帶笑容的林朝,張機愣住了。他沒想到,居然會從林朝嘴裡聽到這句話。
林朝繼續笑著問道:“怎麼,難道張縣丞是秘技自珍之人,不欲廣收門徒,傳授這一身岐黃之術?”
張機聞言,連忙搖了搖頭。
秘技自珍的心態多少也有一些,但張機更想將其流傳下去,甚至發揚光大。
誠如林朝方才所言,窮一人畢生之力,才能救多少人?
只有廣收門徒,佈道傳教,才能福澤蒼生,使世人不被疾病所擾。
這個道理張機如何不懂,只是……
醫道一途,博大精深,許多古籍更是晦澀難懂,甚至比鑽研學問還要難。因為醫術不僅需要鑽研,還需要實踐。
一副藥管不管用,總要試了才知道。而試藥往往面臨著風險,受這種頗為苛刻的條件限制,醫道的傳承往往比學問更為艱難。
再者,鑽研學問經文,有了名聲之後還能當官掌權,鑽研醫道卻只能幫人看病,卻並無什麼別的好處。
在這個讀書識字之人大多家境殷實的時代,學經學自然比學醫術要划算很多。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個時代學習醫術,是一種收益大,風險小,價效比很低的買賣。
所以就算張機有心開門收徒,能有多少人識字的人來學,也是一個問題。
“閣下所言,某亦頗為贊同,只是知易行難,此事……不提也罷!”
張機嘆息一聲,搖了搖頭道。
林朝笑了,同時站了起來,開口道:“縣丞此言,實在有些偏頗。某以為,這世間所有的難事,都不過是愚者自欺欺人而已。既有救濟蒼生之志,又何懼路途之艱險!
實不相瞞,某此次前來,就是想請縣丞開門授徒,以醫道佈施蒼生,不知縣丞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