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舉進攻之時, 他必然要一展雄風,怎麼著也得生擒一隻敵方主帥,方能顯示自己的威猛!
張繡抱著如此想法,槍法也變得異常凌厲起來。
在徐州使槍的武將中,除了趙雲之外,無人敢說能穩勝於他。而且張繡一旦進入狀態,打出了氣勢之後,非但捨生忘死,更是越戰越強。
正如此時,在他含恨出擊之下,所到之處,皆無一合之敵。即便偶有敵軍偏將迎上來,也是被張繡三兩槍刺死,然後繼續向王匡所在的中軍進攻。
“頂住,給某頂住!”
眼見張繡勢如破竹一般衝了過來,王匡大驚之下,卻仍未選擇撤退。
不是不想撤,而是不能撤!
眼下戰局如此,若大纛後撤,勢必嚴重影響麾下士卒戰意,屆時再面對敵軍猛烈進攻,就算拱手而降也不過是尋常之事。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王匡是絕對不敢後撤的。
只是他不撤,卻不代表張繡會停止進攻。縱然王匡嚴令親兵豎起盾牌阻攔張繡,可這些人又怎麼可能是張繡的對手。
又是一陣衝殺之後,張繡距離王匡,只剩不到五十步的距離。
“府君,趕緊撤吧,不然我等性命危矣!”
副將見狀,急忙大聲哀求道。
“不,某誓與全軍士卒共存亡,絕不後撤!”
王匡看著遠處陷入重圍,不斷被徐州軍絞殺的己方士卒,心痛得無法呼吸。
這些士卒可都是自己花費重金徵募而來,如今損傷慘重不說,竟還有全軍覆沒之危。一旦沒了這兩萬士卒,自己在諸侯中的話語權將會一落千丈,再無半分地位可言。
此時的王匡,早已在心裡將曹操的十八代祖宗問候了個遍!
該天殺的曹孟德,他怎麼敢說林子煦不堪一擊!
可隨著張繡越衝越近,在副將的再三請求下,王匡還是撤了。
沒辦法,士卒沒了還可以再招募,沒話語權也可以返回河內郡潛心發展。
但命要是沒了,那可真就什麼都沒了!
戰爭中,敵我雙方士氣的關鍵,很大一部分程度就在雙方主將身前的大纛之上。
一旦大纛倒下,或是大纛後撤,能傳達給士卒的訊息只有兩個:一,主將死了。二,主將跑了,自己被當成棄子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對於士氣都是致命打擊。
所以當王匡率軍開始後撤的時候,就代表他已經放棄了這場戰爭的控制權。
谷駻
剩下的事情,就是徐州軍的單方面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