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需要邏輯,但現實只講效率。
儘管張超歸附曹袁聯盟只是林朝的猜測,儘管林朝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猜測為真,但他還是派出了太史慈和徐盛領軍南下,直接將張超控制住再說。
眼下兩軍交戰,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林朝自然要收起可笑的婦人之仁。
太史慈胸有大志, 更有大將之才,卻跟在自己身邊做了兩年護衛,著實有些屈才了。正好趁著這次大戰將他放出去,任其肆意發揮生平所學。
有在自己身邊擔任護衛的履歷,若是能在此戰中再建立功勳,回來便能受到重用,也不會引起旁人非議。
眼下歷史的走向雖然已經被攪亂,但什麼人有多少能耐, 林朝還是清楚的,因此用人方面絕對不會出現失誤。
以往在自己身邊充任護衛的典韋、趙雲、呂虔、張遼等人,現在都身居要職,組成了徐州武將團體的中堅力量。
所以對於林監軍這種開掛級別的識人之明,徐州上下都不會有任何異議,哪怕是最看不上林朝的田豐都不得不服。
對於南下征伐廣陵,太史慈一開始是拒絕的。理由和上次類似,他說想在林朝身邊再學習幾年。
太史慈此話自然是真心實意,因為林朝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這傢伙的志向是成為關羽、趙雲、張遼這個級別的將領。
正因志向遠大,才需要更久的蟄伏,太史慈很有耐心。
可林朝卻告訴他,此戰遠非他想象的那般簡單,如若錯過,絕對會追悔莫及。另外此戰過後,徐州可能數年都不會再有戰事。
面對林監軍如此赤裸裸的明示,太史慈果斷帶兵出征, 雖然不捨林朝護衛的職位, 但也只能如此了。
這次田豐給了五萬軍隊的配額,而林夕在泰山已經帶一萬人正在征戰,劉備也帶著五千人進發,這就只剩下了三萬五千軍隊可用。
當林朝詢問太史慈此次需要多少兵馬的時候,太史慈知道兵力緊缺,當即表示廣陵守衛力量不過三四千人,他只帶五千人即可。
就算不能拿下城池,也能堵住廣陵郡往徐州腹地的進軍路線,從而達到林朝預想的戰略目標。
這顆釘子就算拔不掉,也不能讓他有機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臨別之際,林朝開口囑咐道:“子義,你此行廣陵,若張孟高並未與曹袁沆瀣一氣,你便將其控制起來,好吃好喝招待著,等戰後再做處置。
若其人已然成為我徐州之敵,那邊不需要留手,以雷霆手段將其誅滅。就算不能誅滅,也要將其困在城內, 務必使其不能成為曹袁的助力!”
聞言, 太史慈抱拳點頭道:“監軍, 屬下明白了!”
說著,林朝一揮手,身後的護衛退開了一些。
“子義,此處沒有外人,某便直言了。”林朝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這兩年跟在某身邊充當護衛,倒是辛苦你了。你本有大將之才,卻不得施展,不知可有不甘?”
相比於上次外放太史慈,林朝這次的用詞從‘怨言’變成了‘不甘’。
太史慈抱拳道:“監軍此言,怕是折煞末將了。自歸順主公以來,監軍待末將恩重如山,末將此生不敢忘懷。若監軍允許,末將願一生隨監軍鞍前馬後,侍奉左右……”
耳聽得太史慈越說越肉麻,林朝急忙揮手打斷道:“行了行了,你我自己人,這些話就不必再說了,反正某也不會信的。”
“為何,難道監軍質疑末將之忠誠!”
太史慈大惑不解道。
“不。”林朝笑道,“古阜南有鳥,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子義以為此鳥是不會飛,不能飛,還是不想飛?”
聽林朝以一鳴驚人的典故來暗喻自己,太史慈當即有些汗顏。
林朝繼續笑道:“此鳥不飛,皆因時機未到,皆因此鳥不願與世間凡鳥一般庸碌。一旦大風起時,此鳥便乘風而起,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