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的人講究含蓄,有些事情不能太赤裸裸。
就如請功這種事,若劉備目前官爵不高,權位不重,自然可以將功勞上報朝廷,再由天子封賞。
但此事難就難在劉備如今已是食邑過千戶的列侯,官位也是秩萬石的三公之首。在他的上面,嚴格來說便只有大將軍這一個官職,或是那不長設的太傅一職。
這種時候再立下大功,上報朝廷的時候,便得有一些名滿天下且在朝的名士為其請功,如此方能顯得劉備甚得人望,居高位也是眾望所歸。
以孔融如今的名聲、官職,恰好剛剛能達到名滿天下的及格線。
而最重要的是,孔融的人脈也很廣,畢竟孔氏身為孔子後裔,七世祖孔霸又曾是漢元帝的老師,拜太師之位,自從孔氏躋身高位,不僅是聖人之後,又成為了世家高門。
傳到孔融這一代,孔氏自然是交遊廣闊,身後也有著一大批計程車族力量。
所以郭嘉要的不僅僅是孔融一個人的支援,而是孔融身後整個士族網路的支援。
畢竟郭嘉這一手也是時下最流行的玩法,所以孔融第一時間便心領神會,並表示願意幫忙上表。
但他吃不準的是,劉備究竟想要何職,才值得如此興師動眾的請自己呼朋喚友。
不過郭嘉不是謎語人,他很快解開了孔融的疑惑。
“文舉公,以我主如今之功,拜何官爵為妥?”
聞言,孔融先是愣了一下,繼而目光微動道:“太尉之功,自是可列土封疆,然如今天子年幼,急需大德之士教導,不如某上表天子,請拜太尉為太傅如何?此外,也該增添食邑,以慰其功。”
太傅這個位置,乃是真正的滿朝文武第一人,地位還在大將軍之上,也算到了人臣頂峰。
可郭嘉對這個答案卻不滿意,搖了搖頭道:“天子乃天下之主,教導大任自然不敢推辭。但如今我主掌四州之地,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倘若一旦入京教導天子,何人能繼任之,在下以為文舉公此言不妥。”
孔融本就沒指望劉備能放棄地盤入京,只是郭嘉卻一本正經的反駁,那就證明太傅和增添食邑的籌碼不夠。
“既然某言之不妥,還請奉孝指點迷境。”
不要在打啞謎了,大家開啟天窗說亮話,劉玄德到底想要什麼職位?
郭嘉笑了:“在下之意,以我主如今之功,封王如何?”
此言一出,整個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孔融下意識屏住了呼吸,額頭上當場就有冷汗冒出。
兩漢四百載以來,除幾位開國元勳以外,再也沒有因功封王之人!
就算是那些開國元勳,最終也都落得個慘淡收場,無一例外。
如今劉備想開歷史先河,這對於孔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