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初平四年二月十七,跟隨劉備數年,為徐州奠定了繁榮昌盛基礎的長史林朝,正式北上還家,歸居鄉里。
春風徐徐,日光和煦。
林朝騎著高頭大馬,行進在郯縣城外的官道上。
眼下並非戰爭時期,林朝也就沒有必要刻意保持低調,直接把之前那匹低矮的棗紅色母馬,給換成一匹神駿無比的高大白馬。
雖然無官無職,但逼格還是要保持的。
不過林朝並非傳統武人,平日裡也很少騎馬,因此對坐騎並沒有多深厚的感情。
不過是一匹能為自己所用的牲畜而已,也就沒有像後世影視網文裡一樣,特地給這匹白馬起一個高大上的名字。
在林朝的身後,典韋也騎著馬緊緊跟隨,再後面便是一千陷陣將士。
昨夜林朝一個人賞月,賞著賞著就進入了網抑雲時間,可不久後太尉府的宴席結束,劉備便率內府群臣,軍機府眾人來帶了林府。
一者,稱王是大事,劉備自然要跟林朝分享這份喜悅之情。
二者,林朝即將遠行,劉備便帶著一幫老兄弟們來為林朝送行。
見此,林朝心中也有些感動,自然多喝了幾杯,所以現在頭還有些昏昏沉沉的。
至於典韋和一千陷陣將士,是劉備派來保護林朝的。
林朝深知自己此行歸家,沒有六七年的時間不會再涉足中樞,便把張郃外放出任一郡都尉去了,畢竟總不好耽誤他的前程。
儘管張郃和太史慈一再強求要追隨林朝歸鄉,可還是被林朝拒絕了。
劉備擔心林朝的安危,便將自己的貼身侍衛典韋,和一千王牌軍派給了林朝。
對於這番好意,林朝拒絕不得,便只好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山起兵最初時,林朝的貼身護衛便是典韋,如今歸居鄉里,還是典韋相隨,倒是不得不說的緣分。
而在典韋的身旁,卻跟著一個三十五六歲的中年男子,個頭不高,卻神情堅毅,正去年三州之戰捕獲的袁紹軍大將,麴義。
袁紹敗亡後,困守鄴城的麴義自知大勢已去,便不再負隅頑抗,選擇了開城投降。
徐州素來有善待俘虜的習慣,更何況鄴城還沒被攻破,因此麴義投降後,便被劉備任命為中郎將,搖身一變成了徐州的中級武官。
歷史上的麴義,其實頗有大將之風。
最出名的一戰,便是在界橋以八百先登將士,擊敗了公孫瓚的一萬騎兵。之後麴義又乘勝追擊,在幽州與公孫瓚鏖戰近一載,部隊也發展到一兩萬人。
雖然最後敗走,但此番功勳也非常客觀,說是袁紹麾下第一大將也不為過。
可他的下場呢……
麴義回到冀州之後,不久便被袁紹以驕縱不軌為由直接斬殺,併兼並了麴義的部眾。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袁紹也並非什麼寬仁之主。一旦下屬的實力引起了他的忌憚,便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麴義不死,後來的河北四庭柱也必是以他為首。
能力麴義是不缺的,只是他這種戰敗歸降之人,註定在徐州不會得到什麼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