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物堂顧名思義,是專門提供給門派中人交換易物的分堂,堂內的主要易物區是易物殿,位於易物堂的中心地帶。
易物殿最北端有面白玉牆壁,貼牆設有五個白玉高臺,彼此用白玉隔板分開,而每個白玉高臺上均設有一個蒲團大小的易物法陣,易物釋出者和參與者都可在此匿名易物,比較自由開放,所以來此易物的人也較多。
陸為在人群中擠了一會兒,終於站到其中一個易物法陣跟前,見兩邊有玉牆隔板,而身後排隊的人也被攔在兩丈開外,頗為放心,這才從懷中掏出二品琳琅珠,按照旁邊說明,在已經發布的易物表欄裡尋找想要換二品琳琅珠的請求。
但從頭看到尾,居然沒有用靈符換二品琳琅珠的請求,倒是想用一品琳琅珠換二品的有好幾個,略一盤算,他心中便有了主意,於是選了其中一個請求,將二品琳琅珠放進了法陣。
“嗡”得一聲輕響,法陣上閃現出耀眼白光,片刻後,裡面的二品琳琅珠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十枚灰白色小珠子,正是一品琳琅珠。
陸為不慌不忙的拿起琳琅珠,確認之後,又在法陣上方尋找換一品琳琅珠的請求,剛才他已想好,用靈符換二品珠子的人少見,但換一品的定然會有。
果然,他略一尋找,便在易物釋出欄裡,看到兩個想用十靈符換一品琳琅珠的請求,陸為全選之後,將兩枚一品琳琅珠放進法陣,很快從裡面取出了二十張靈符。
看看列表中再沒有靈符兌換琳琅珠的請求,陸為決定今天先到此為止,畢竟二十枚靈符也夠他用幾天了。
回去路上,陸為幾乎是一路小跑,別提多緊張了。
以前他懷揣二品琳琅珠不知價值也就罷了,如今對仙財多有了解之後,兜裡這八枚一品珠子加二十靈符可算是不小一筆仙財了,還真讓他有點擔驚受怕的感覺。
回到洞府,已是黃昏,陸為將琳琅珠、靈符以及功法玉符小心收好,去修煉堂廚房大吃一頓後,便在洞府內閉門不出,開始了漫的修煉。
修煉持續了一天一夜,只要出現瓶頸時陸為便催動靈符,提取靈力輔助淨竅,這種硬衝瓶頸的做法,極耗靈符,到第二天黃昏時,陸為面前已散落了十六枚靈力枯竭的廢符。
不過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再次吐納,感覺靈竅精純,不需絲毫淨化,而吐納所得靈氣也盡數沉入丹田,顯然已達到了淨竅圓滿境界。
這讓陸為心中一陣歡喜,不過接下來的化氣一關,他準備隔幾日再衝擊。
之前在門派書房他曾看過相關書籍介紹,說淨竅圓滿本身便是一次突破小境界,而化氣又是一個大境界,兩個境界接連突破,勢必會損傷靈竅,需先穩固小境界,待靈竅適應之後方可衝擊大境界。
陸為雖然急於變強,卻也知道分寸,明白前人經驗自有其道理,所以並不著急,索性靜下心來,拿出前幾日借回的《靈識術》和《御靈術》仔細研讀起來。
靈識術是一種巧妙運用靈力控制意念的術法,習練之後,人頭竅中的神識便能借助靈力外洩離體,感知周圍事物,甚至平常肉眼看不見的靈力波動或者修士丹田內的靈力團也能被感知到。
因此,此術常被用來警戒、尋物或者窺探其他修士的修為。
靈識術入門容易提升難,想短時間掌握此術並不難,但使用後神識能離體多遠,覆蓋多大區域,卻是需要長久習練才能逐漸加強,陸為認真習練半晌,也只是達到神識微微離體而已,但要感知無法觸碰的外物卻還差的極遠。
與靈識術相比那御靈術學起來要難許多倍,御靈術在有些修仙門派又稱御物術,但從本源上講,叫御靈術更貼切一些。
修士御物的過程其本質是御靈的過程,必須先向被御物中灌注靈力,或是與被御物中靈力共鳴才行,所以,修士看似舉手投足間御使的其實不是物,而是物中的靈力。
習練御靈術首先要做到靈力外放,之後再慢慢練習控制靈力灌注物體,最後才能控制靈力帶動外物移動。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真要做到,沒有長久刻苦的重複習練是不可能的。
陸為頗費周折,才將兩術學了點皮毛,加上他現在還未到化氣,想練好兩術也極難,只有等化氣成功後,藉助丹田內強大穩固的靈力支撐才有可能習練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