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時空千禧年前後可是出了很多大熱辮子戲,劇中對這個朝代做了很多美化,以致很多年輕人對它產生好感。
對我們自己最後漢明朝產生很多誤解和黑化,什麼近三百年的王朝,沒有一個好皇帝,而我大清一直是聖君在朝。
大明的皇帝都很奇葩,不幹正事,我大清如何英明聖主云云。
呵呵!
彭百里打定主意以後拍攝歷史劇的時候,多多拍攝一些大唐或者是明朝的電視劇,一定不會讓辮子戲當道成為主流。
京城的冬天很冷,家裡還是比價傳統的燒起了炕,本來也有空調來著,但彭母還是不習慣,說吹久了頭疼。
今年他們一家過年沒整多少花活,只是搞了一個大火鍋而已。
大家圍著火鍋吃飯,彭母來到京城之後也是不太講究了。
只是給老祖宗供飯之後,一家人就開始吃吃喝喝。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年夜飯之前要進香,什麼灶神、門神、豬圈神、天地等一個都不落下,每次燒香都要幾十炷。
過年這三天要來上好幾次,因此每次過年的時候,都要準備著一大把香備用。
這是他們一家人來京城的第二年,大家都感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年也是過得團團圓圓的,大夥兒心裡都很高興。
吃飯年夜飯之後,彭百里三兄弟陪著老爺子給他們奶奶燒紙,這種紙有一定的講究,需要做好封紙包裹,封紙上有著過世之人的姓名以及一些資訊……
一家人再來一個守夜之後,舊的一年就算是過去了。
大年初一致初三,家裡的客人就沒有斷過。
其中有很多公司的管理層來拜年,也有在京城的各類朋友。
彭百里也是抽時間去郝老師家走走。
“你小子,來就來嘛,還帶東西幹啥?”
“呵呵,郝老師,這是五五年的茅臺,不要我可拿走了哦!”
“額,既然拿都拿來了,我就勉為其難的收下吧!”
“……”
彭百里與郝老師交流很隨意,除了一些比較私密的事情不能交談之外,隨便聊的空間很寬泛,兩人見面就是先來一杯茶。
這不,郝老師知道的愛好,親手泡了一壺龍井。
他輕輕呷了一口,“好喝,老師,上次不是說沒了嗎?”
郝老師一臉不以為意地說道:“這不是剛剛到手的嗎?你小子,給你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彭百里打量郝老師家的四合院,所佔地面積比他們家的還要大,屋裡也就幾個人,看上去有點空曠。
“郝老師,你這房子格局很大氣了,裝修也是一等一的講究。”
郝老師聽見他的讚歎,一臉謙虛,輕描淡寫地說道。
“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親王府,嗯外面的柱子雖是金絲楠木,但整根的不多,大多數都是拼接而成,只是看上去跟整根的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