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芫作為楚蘅的貼身丫鬟,和管家做執事。
一個記,一個高聲喊。
杜芫不識字,便扯著嗓子喊道,“盧家到,隨禮十文。”
“朱家肉脯到,隨禮一百文錢,外加十斤豬肉。”
“柳家簦笠鋪到,隨禮九十文。”
“青山村民禮到,白菜蘿蔔豆腐等。”
“縣太爺到,隨禮十兩、兩。”
杜芫傻眼了,報得舌頭打結。進來的人,正準備進來的人,一聽這話,一個個瞪大眼睛,驚訝程度不輸杜芫。
有人小聲嘀咕起來。
“沒想到楚神醫她寡婦婆婆面子那麼多,縣太爺親自來了不說,還隨禮十兩。”
“你就不知道了,縣太爺和金寡婦兒子認識。”
“天哪,那我們是不是送禮要多給點?”
“肯定啊。”
“不會吧,那,那我不吃了吧。”
有人同意也有人愁。
有些人是附近的鄰居,有些人是得到楚蘅的恩惠村裡附近的人,大家普普通通,也不是做生意的,生活拘謹,為了這次來,可是從牙縫裡摳出錢來的。
瞧著一個個面露難色,楚蘅笑道,“人來了就好,禮不禮都沒什麼,心意最重要。”
“對啊。”縣太爺旁邊的婦人,楚蘅的姐妹說話了,“你們呀別看縣令給的,看你們自己。”
大家不認識婦人,但聽了這話甚是感激,一個個朝楚蘅歉意的笑了笑,然後隨禮。
楚蘅便陪著婦人進去了。
人剛進去不久,又聽到一道咂舌的聲音。
只聽杜芫結結巴巴喊道,“華、華細辛送禮,喜錢一百兩白銀,外加一個……”
“一個啥?”杜芫懷疑自己聽錯了,忍不住當眾掏耳朵。
來人勾唇一笑,“一個兒媳。”
“你瘋了。”杜芫馬上朝裡面喊,“蘅娘,不好了,有人破壞老夫人婚禮。”